他是下一個黃仁勛
2025-01-11 11:43:53 今周刊(臺)一年半前,英偉達CEO黃仁勛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英偉達股價狂飆走勢。 類似的故事,在 2024 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芯片大廠博通與其CEO陳福陽。 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
不同于黃仁勛,陳福陽的舉手投足不算具有明星魅力,在半導體產業亦是半路出家; 但這位非典型的科技產業CEO,卻用他的財務專業快速打造萬億美元市值博通帝國、媲美臺積電,成為AI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另一位領銜旗手。
截至2025年1月6日,博通近3個月股價漲幅38%,遠勝英偉達的14%。 美國資產管理業者Bernstein把博通與英偉達共列為2025年頂尖股票。
早在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主持的臺積電30周年慶論壇活動上,陳福陽就說出了一段神預言:"產業將有全新的垂直整合,云端服務商的影響力將貫穿整個產業...... 在這個新的半導體生態系,云服務商才是主宰者。更重要的是,他們終將自己設計芯片、制造芯片!”
陳福陽曾透露:"有3個大客戶正在跟我們積極開發新的芯片。"據稍早傳言,3大客戶分別是Meta、Google、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等云端服務業者。
陳福陽是馬來西亞華人,1952年出生于馬來西亞檳城。他在高中畢業后取得獎學金、赴美就讀麻省理工學院(MIT),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 但陳福陽在進入美國陶氏化學子公司服務時,也攻讀哈佛大學MBA,畢業后則進入通用汽車工作。
"我在通用汽車工作時,遇到了職場生涯第一位重要導師,他是一位財務主管。"陳福陽在近期訪談中提及了自己財務底的源起。
一直到陳福陽54歲時,獲聘擔任安華高(AVAGO)CEO,他才算是真正全身投入了半導體產業。安華高之所以變身為博通,是因為陳福陽在2016年大膽以小吃大姿態,并購當時已是通訊芯片龍頭的"舊博通"; 并購后,他改用更為人知的博通做為公司名。
陳福陽打造了博通帝國,但嚴格來說,這座帝國非他所有,被聘雇擔任CEO的他,終究是個「打工仔」,至今對博通的持股比率不到1%。當然,大股東與董事會沒有虧待他,2023年陳福陽的薪資達到1.6億美元,為美國標普500大企業CEO之最,比蘋果CEO庫克還多了將近1億美元。
陳福陽一路以來精實、甚至堪稱鐵血的管理力度,也令大股東放心讓他揮灑銀彈、吞食版圖。我沒有興趣打造像Google、Facebook一樣的工作氣氛...... 那種午休時間可以打桌球放松的氣氛,關于內部管理,據說陳福陽曾私下對友人如此描述他的"鐵血"風格。
根據公司資料,在并購博通后,新公司員工從原本的9,000人暴增到將近1.6萬人,而陳福陽在不到一年內就砍至1萬4千人。在并購博通的隔一年,他也實現對大股東與董事會的承諾,將公司毛利率從原本的55%拉高到6成以上。
但鐵血精實的獵鷹也有溫柔一面。近來一次訪談中,他被問到博通的關鍵競爭力,陳福陽答:“專利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人'。”他雖是薪資最高的大企業執行長,但若用執行長薪資除以員工中位數薪資計算比率,博通的排名會掉到第46名。
來源:今周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