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或能出售晶圓廠49% 股份!
2025-09-11 08:31:02 EETOP英特爾首席財務長大衛?辛茲納(David Zinsner)近日確認,理論上英特爾可將晶圓業務最高 49% 的股份出售給外部投資者,且此舉不會違反其與美國政府的協議。不過,受所有權限制、部分晶圓廠控制權歸屬以及潛在投資者數量有限等因素影響,英特爾對晶圓業務進行全面首次公開募股(IPO)或拆分的可能性極低。
辛茲納在 2025 全球 TMT 會議上指出,根據與美國政府的協議,英特爾必須在五年內保持對晶圓廠業務至少 51% 的控股權,否則將觸發懲罰性條款。美國政府此前已以 89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約 10% 的股權,同時持有一項選擇權 —— 若英特爾對晶圓廠的持股比例低于 51%,美國政府可進一步增持 5% 股權。這一系列安排凸顯了美國政府對半導體這一關鍵產業的控制權訴求,也從根本上大幅降低了英特爾對晶圓業務進行全面拆分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的政府融資結構中包含與股票相關的認股權證,若出售超過 50% 的晶圓業務股份,將直接影響公司整體股權結構。因此,英特爾方面明確表示希望維持 51% 的控股權,以避免稀釋現有投資者權益。
事實上,英特爾自 2022 年起就已啟動半導體共同投資計劃(SCIP)以吸引外部投資者,該計劃并不違反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法案)下為其籌集 260 億美元資金的相關規定。通過這一計劃,英特爾已不再持有先進晶圓廠 100% 的所有權,轉而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擁有晶圓廠產權,但仍保留對晶圓廠的實際經營權,并將其經營收入納入合并財務報告。不過,這種部分所有權模式也為未來可能的 IPO 帶來了挑戰 —— 投資者會因英特爾并非完全擁有晶圓廠現金流而產生顧慮,進而可能降低對該業務的估值預期。
綜合來看,受美國政府對控股權的硬性要求、股權結構穩定性的考量以及市場對業務估值的潛在擔憂等多重因素影響,英特爾在未來幾年內對晶圓代工業務進行全面拆分或推動 IPO 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