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臺積電為何選在此時漲價?
2021-09-02 13:15:40 來源:財訊(臺)臺積電身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動見觀瞻,去年光是產能分配,少分給了全球汽車大廠,就引來美、德、日政府的強力關切。這次臺積電漲價決策背后,更藏有好幾層重要的策略考慮,臺積電漲價,會如何影響全球IC設計供應鏈及電子產品價格,更受到矚目。
臺積電這一次調價的方式分為幾個層面,第1,針對新增產能或有額外需求者價格調漲15%到20%;第2,針對過去供應價較低的客戶調整價格。第3,要簽新的供應長約,從最成熟的8吋產能到7納米,全面漲價。Morgan Stanley分析,臺積電這一次平均銷售單價(ASP),大約增加5%到10%左右,而且是越是成熟的制程漲價也越多,越先進的制程漲得越少。
一位收到臺積電漲價通知的IC設計公司主管證實,「不是馬上漲價,是漸進式的調漲,也不是全線調漲,這是一個持續幾年的計劃,有些公司是逐季調整,每個產品項目有不同的漲幅。」
《關鍵1》拿回市場主導權
摩根大通估計,臺積電明年毛利率維持5成以上,如果把擴廠,增加先進制程產能的影響考慮進去,「以美元計價,臺積電2022年營收將增加14%。」
為什么愈成熟的制程調漲愈多?IC設計公司主管透露,「現在聯電的8吋產能已經比臺積電更貴。」業者表示,目前最缺的8吋晶圓產能,臺積電1片賣2800美元,聯電卻已超過3000美元,明明臺積電的品質和交貨速度,都優于競爭對手,「即使調漲價格之后,臺積電的8吋晶圓價格仍會低于或跟競爭者差不多。」但聯電認為,漲價后,臺積電28納米價格仍高于聯電。
▲臺積電第2季法說會中,總裁魏哲家已暗示將會調整價格。
IC設計公司主管透露,2線晶圓廠每季會把數百片晶圓產能拿出來拍賣,用意可能是測試市場熱度,「沒想到喊價喊到4000美元1片,還是很快就被搶光。」顯示市場還是很搶手。
而面對競爭者毛利率節節上升,但臺積電今年卻因為遲遲未漲價,不僅造成產業龍頭價格比2線廠低的怪現象,從毛利率來看,第2季落在50%,更較前一季下滑1.4個百分點。
《關鍵2》鞏固獲利引擎
此外,臺積電總裁魏哲家過去的戰功之一,就是成功大幅提升成熟制程的獲利能力,他在經營成熟制程的表現,跟擅長先進制程研發布局的董事長劉德音,形成完美搭配。這次漲價,也藏有臺積電發展成熟制程的策略。
「臺積電的策略之一,是讓40納米制程和28納米價格接近,」IC設計業者透露,這個策略,讓原本用40納米的客戶可以輕松換至28納米。
魏哲家在今年法說會上也曾提到,臺積電在成熟制程上也快速發展嵌入式存儲器等超越摩爾定律的新設計,跟對電路線寬最為敏感的邏輯IC相比,成熟制程仍是發展5G天線、新型車用芯片的關鍵技術,仍能透過新的設計加值。
而且,現在業界預期半導體缺貨還會持續,多家IC設計公司毛利率超過五成,略微漲價不是IC設計公司最擔心的事,他們煩惱的是,國際車廠借政治力分走晶圓產能,「沒有產能,明年的營收就會下滑。」
目前,臺積電已經預告,明年下半年,南京廠28納米將開始量產,2023年中月產能將達40000片,也有媒體報導臺積電已計劃再將南京廠28納米月產能上調至100000片。對主攻28納米制程的中芯國際,也形成新的挑戰。而臺積電計劃中要設立的日本九州熊本新廠,也擬采用28納米制程。有充足的新產能,臺積電不只能通吃28納米市場,毛利率還可望隨著新產能開出,逐步上調。
至于先進制程,原本價格和利潤就較高,但缺貨狀況不及成熟制程嚴重,因此會維持Cost-Plus(指以成本乘固定利潤率定價)的模式,大客戶如蘋果,可能也是自10月1日起微幅上漲。但英特爾日前仍公開表示,將釋單臺積電代工的時程提早1年,明年初就將推出采用臺積電先進制程生產GPU產品。
《關鍵3》為景氣調整做準備
今年受到缺貨潮影響,多家IC設計公司毛利率暴漲,甚至超過6成,但臺積電的毛利率卻一度下滑至50%大關;加上臺積電擴廠增加產能,成本居高不下,此時調整價格,IC設計公司也難有拒絕的理由。
但是,現在產業界對PC、手機等產品明年是否能繼續成長,有許多雜音,被動元件等零組件價格出現松動,缺貨潮是否會反轉,是眾人非常關心的焦點。
▲雖然電源IC等小芯片缺料嚴重,晶圓廠仍將明年產能多分配給5G、高性能運算等有長期需求的芯片。
臺積電這一波調價,已在為缺貨潮緩解后的低潮做準備。本刊采訪得知,晶圓廠明年將增加車用、工業控制、Wi-Fi、高速運算等較不會受到景氣影響產品的產能分配,保持市場的穩定。短期來看,除了上述長期成長的領域之外,生產功能性小型IC的公司,第3季毛利率將達到頂點,現在愿意用新價格簽長約的客戶,也會是未來能跟臺積電一起走過景氣循環谷底的客戶,未來能逐步取得更多產能。
至于臺積電為何選在此時漲價?臺積電想調價,「也要考慮《反壟斷法》的問題。」業者觀察,臺積電在先進制程市占率接近百分之百,歐盟曾一度有意對臺積電啟動反托拉斯調查,要漲價之前,必須考慮外界是否會指控臺積電濫用市場地位。
過去這1年,各國政府對臺積電前往投資的要求,正好給了臺積電解套的機會。英特爾大聲疾呼要跟臺積電在最先進制程競爭,更讓臺積電降低了調價的法律風險。也呼應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公開演講所傳遞出的信息:「專業分工仍然是正確有效的模式,但如果各國需要在本地制造芯片,就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