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季軍的程序“多面圍棋”的研發者、美國人大衛?佛特蘭說,這項賽事雖然剛剛創辦,但是獎金很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計算機圍棋賽事之一。
計算機圍棋程序的水平到底有多高?計算機圍棋程序何時能像“深藍”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那樣擊敗頂尖職業高手?這些話題提升了這次“人機大戰”三番棋的期待。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知青是國內計算機圍棋的專家。據他介紹,最近10年蒙特卡羅數字搜索技術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加快了計算機圍棋的發展進程。他樂觀地表示:“(電腦在圍棋項目上戰勝人類)在座的有生之年應該可以看到?!?/p>
在這次賽會期間舉辦的論壇上,包括劉知青在內的一些計算機專家很有信心,他們認為再過15至20年計算機將能夠擊敗人類,而包括俞斌在內的不少職業棋手則沒有那么樂觀。俞斌覺得,“我自己有生之年是很難看到(計算機擊敗人類),100年也許都還不夠?!眲⑤紕t表示,職業高手適應了計算機的下法后讓六七個子沒太大問題。
在今年3月進行的一場人機大戰中,“石子旋風”曾經在被讓四子的情況下戰勝老一代日本超一流棋手趙治勛九段。不過,面對中國現役一線名將連笑,“石子旋風”未能延續優異的表現,受四子、五子連續兩盤中盤告負,而且出現了盲目脫先、“找瞎劫”等比較明顯的失誤。本次人機大戰采用一盤一升降的規則,“石子旋風”被打到了讓六子。
在15日下午的讓六子局中,“石子旋風”展現出了較強的中盤戰斗力,出人意料地吃掉了白棋的一條大龍。此后,連笑施展手段,四處挑起戰斗。但是,“石子旋風”在下邊的劫爭中下得很頑強,頂住沖擊之后是要小勝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連笑中盤認輸。
連笑賽后表示,讓六子的這盤棋讓他有些意外。雖然過程中“石子旋風”曾經有明顯的失誤,但它也很快發現了吃白棋大龍的手段。
“我知道那塊棋要死,但是以為它看不出來,沒想到它很快就下出來了,后面打劫的地方他也下得很好,”連笑說,“感覺它的發揮不太穩定。有時候下得很好,有時候下得比較臭。”
佛特蘭1981年就開始寫計算機圍棋程序,他對計算機圍棋發展歷程中的大事件如數家珍。1985年,已故的應昌期先生曾經懸賞140萬美元,尋找一個能夠戰勝職業初段的圍棋程序。直到2000年懸賞截止,這份大獎也沒人能拿走。當年,“多面圍棋”曾在多次計算機圍棋比賽中名列前茅,還拿過計算機圍棋“應氏杯”的冠軍。
佛特蘭說,在2000年以前,計算機圍棋發展緩慢,計算機程序的水平連業余1級都很遲遲無法達到。在2000年之后,有好幾年這一研究陷入低谷。直到2006年,蒙特卡羅搜索技術的出現推動了計算機圍棋程序水平的飛躍,很快達到了業余初段的水平。大約在2009年,最厲害的圍棋程序已經可以達到業余三段,如今已經是“弱業余五段”的水平了。
“我覺得往后會越來越難。從業余五段到業余六段,大概需要6至8年的時間。從業余六段再到職業初段,可能需要20年吧。除非再有新的技術突破,就像蒙特卡羅搜索一樣?!?/p>
佛特蘭自己對智力項目很感興趣,還寫過國際象棋等項目的程序。在他看來,圍棋的難度無疑是最高的。雖然蒙特卡羅搜索技術和機器學習推動了計算機圍棋程序的發展,但是像形勢判斷、對實地和外勢的取舍、復雜的計算、對殺中的“次序”等等問題仍然難以解決。
最開始寫圍棋程序的時候,佛特蘭還是個圍棋初學者,水平在業余10級左右。4年之后,他達到了業余初段,1990年達到業余三段,保持至今。
剛開始寫圍棋程序的時候,佛特蘭只有25歲。如今他在亞馬遜公司工作,已經快退休了。佛特蘭說,在他的有生之年可能很難看到計算機圍棋程序戰勝人腦。
在連笑看來,以“石子旋風”所代表的目前計算機程序的最高水平看,要想戰勝人類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如果在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計算機突然“開竅”,那么這個時間也許會被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