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ofo小黃車宣布在車輛上正式啟用NB-IoT“物聯網智能鎖”。20170621-ofo-624x415據悉,這款智能鎖是由ofo小黃車、中國電信與華為共同開發的,ofo搞設備研發、中國電信提供NB-IoT物聯網的商用網絡,華為負責芯片服務。與之前的共享單車智能鎖方案相比,NB-IoT“物聯網智能鎖”有網絡覆蓋率更好、信號更強、功耗更低等優勢。

如此強大的功能,也讓NB-IoT被稱之為“牛逼”的物聯網技術。

不過,應用這項黑科技,并未給ofo帶來什么輿論利好。

一方面,伴隨智能鎖升級的的同時,ofo還宣布押金從99元上漲至199元,目的是建立全新的信用體系。未退押金的老用戶依舊可以99元押金使用單車,但退過押金的老用戶,以及新用戶想要用車時,押金就提高至199元,這招來一些用戶的不滿。

另一方面,ofo標榜自己是全球首家采用NB-IoT“物聯網智能鎖”方案的共享單車平臺,但摩拜“打臉”表示,今年5月15日,摩拜就與四川移動、華為一起,在NB-IoT創新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這標志著摩拜才是首家落地應用NB-IoT物聯網技術的共享單車平臺。

更早的新聞則表明,今年2月,ofo就已與華為、電信合作,共同研發基于NB-loT技術的共享單車智能解決方案。不同的是,摩拜的新聞中,NB-IoT智能鎖已經在測試階段,ofo小黃車的新聞中則未有提及。

當然,關注誰才是首家應用NB-IoT物聯網技術的平臺,和關心誰市占率領先一樣無聊。從用戶的角度而言,大家在乎的始終都是良好的騎行體驗。

ofo的到底是不是智能鎖?拆開就知道了

據悉,ofo所謂的智能鎖方式依然是在App端輸入車牌號或掃碼獲取解鎖密碼,區別就在于密碼不再固定。業內專家進一步解釋,ofo使用的技術與摩拜存在差異,使用的技術為字符終端(簡稱啞終端),其只有輸入輸出字符的功能,沒有處理器或硬盤,通過串行接口聯接主機,一切工作都要交給主機來做。

有微信公眾號“龍飛(longgfei)”就對ofo智能鎖進行了拆解,他得出結論:小黃車所謂的智能鎖,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充其量是披著智能外衣的偽智能。

1、找一輛具有智能鎖的ofo。20170621-ofo-12、驗證真偽開始,用螺絲刀慢慢打開。不得不說這鎖的外殼還真薄,估計脾氣暴躁的可以不費勁掰開。20170621-ofo-23、里邊結構很簡單,一根天線、Mini-USB、通訊模塊和一張聯通USIM卡。20170621-ofo-134、接下來重點說說電池。一顆紐扣電池和一枚昊誠CR17450鋰錳電池 (LMO)電池。鋰錳(MLO)電池在高溫下很容易出現問題,甚至出現錳離子溶出現象。

已經很少作為戶外用品使用(部分國內廉價電動車還在使用),更不建議在共享單車這種需要經歷酷暑的環境下使用,所以估計夏天會有大批小黃車的定位系統無法使用(沒電了),而且錳離子溶出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20170621-ofo-4而且用這個電池最致命的弱點就是不!可!充!電!屬于一次性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回收、換電池。如果不幸沒電了,那么對不起,請移駕其他車輛,此車已經無法完成開鎖工作。20170621-ofo-5通過下邊對目前各種動力鋰電池的對比可以看出,LMO電池出現了高溫范圍最低,綜合性能差(最低)的特點,歸根結底,ofo選擇這種電池可能主要就是因為成本最低。20170621-ofo-65、接下來看看該鎖“CPU”,這是電路板的正反面。20170621-ofo-7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路板B面找到了Quectel M26模塊,它是一顆GSM/GPRS芯片,并沒有找到傳說中的“北斗導航芯片”,看來所謂的智能也就依靠這顆M26芯片了。

龍飛找遍Quectel官網也沒有找到M26的信息,足以見得這是Quectel淘汰的產品型號,官網已不再展示。

6、再來說說M26是如何實現定位功能的,主要基于GSM/GPRS,這就意味著定位功能基于移動蜂窩網基站的三角定位,其精準度就不說了,偏差太多,也解釋了為何ofo為何拋出紅包區的概念了,無法精確到每一輛嘛。

7、關鎖后,突然想測試一下密碼多久才能更換,1小時后密碼相同,可以打開,2小時后可以打開,5個小時后依然可以打開,這是什么鬼?說好的智能呢?這豈不是將智能停留在一顆芯片上?退化了退化了,動態密碼方案看來只是幌子,和傳統機械鎖沒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