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工程化更關注成本 L3量產值得期待
2019-09-24 09:02:45 雷鋒網近日,雷鋒網新智駕在與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尹穎的對話中了解到上述觀點。尹穎認為,國內車企在進行自動駕駛工程化時更關注成本控制,同時更要高度重視工程化開發流程與測試體系建立。
2016年左右,北汽新能源開始進行自動駕駛研發,大約兩年后,北汽新能源旗下LITE自動駕駛汽車獲得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牌照,加入路測的大軍。按照計劃,自動駕駛L3功能將最早在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ARCFOX上實現,隨后在其他車型上搭載。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北汽新能源的自動駕駛發展節奏與母公司北汽集團一致,同時在發展L3的方向上與特斯拉有些相近,在現有傳感器的基礎上逐步加入更多場景功能。這種路線可以促使該公司更順暢的過渡到自動駕駛的下個階段。
不過,如果要實現美國SAE標準下的L3,尹穎認為激光雷達的搭載必不可少。
“我們目前的量產方案有低成本的,沒有上激光雷達的,同時也在逐步考慮搭載激光雷達的,這是兩個路線。”尹穎表示。今年1月,北汽新能源宣布與硅谷科技公司visionICs成立自動駕駛聯合實驗室,將研發以固態激光雷達為核心的下一代多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系統。此外,該公司還在與國內激光雷達供應商展開合作。
在尹穎看來,自動駕駛工程化是一種新的研發模式,它告別了過去OEM和Tier 1合作的方式,而是將系統集成方面的工作主要交由OEM負責,圍繞功能場景和仿真等方面展開不斷的驗證和迭代。
業內普遍認為,由于場景復雜、責任劃分不清和車載激光雷達成本過高等原因,真正的自動駕駛L3量產時間可能向后推延。不過,車企已經將自動駕駛的方向看得透徹,對于他們來說,自動駕駛會促使汽車制造商身份發生質的改變。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