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震驚:嚴重不利臺積電!
2025-03-19 12:21:20 EETOP報道指出,這不是美國政府第一次如此積極地干預和重塑半導體業,在1980年代也發生類似情況,當時里根政府對日本采取果斷行動,以應對其在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力日益成長。在1980年代后半期,雙方簽署對日本不利條件的《日美半導體協議》,形同美國向日本發動半導體貿易戰,日本企業因此逐漸喪失競爭力,市占也下降到1成左右。
特朗普則以美國優先為框架,他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干預主義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與里根過去的策略相似,同樣采取包括單邊關稅在內的激進政府干預措施,這兩屆政府都認為,技術領導地位對美國的經濟復蘇和軍事霸權很重要。
分析特朗普與里根之間的關鍵區別在于,里根的做法主要通過政府間談判和正式協議進行,并借助反傾銷措施和關稅等手段,反觀特朗普則是在政府模式以外開展工作,他繞過臺灣地區當局 ,直接與臺積電合作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報道認為,與1980年代日本政府不同的地方在于,臺灣地區當局顯然沒有參與相關討論,直到臺積電投資案達成一致共識后幾天,臺灣地區當局才在魏哲家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就此事向臺灣民眾做出遲來的解釋。
臺當局 延遲回應凸顯了缺乏透明度,主因所扮演的角色不明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臺積電在白宮宣布的投資,幾乎沒有給臺當局任何事后審查的余地。
值得擔憂的是,特朗普硅谷治國方略令人不安,首先,該流程的非正式、臨時和公司特定性質,特朗普與臺積電之間的聯系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但也讓臺積電處于嚴重不利地位,缺乏在高風險談判中會使用的討價還價和政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