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8A良率令人失望!
2025-02-25 12:44:46 EETOP近期,因為傳聞臺積電將接管英特爾晶圓制造部門,導致英特爾內部員工反彈,認為Intel 18A節點制程較臺積電N2節點制程更具優勢,把晶圓制造業務交臺積電掌管是一大錯誤的情況。甚至,傳出英特爾的Intel 18A準備較N2更早進入量產階段的消息。 對此,中資天風證券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就表示,Intel 18A 的樣品測試良率不如預期,加上組織設置與供應鏈管理文化瓶頸、這都讓臺積電能夠進一步勝出。
郭明錤在 X平臺上的貼文指出,目前,主要的 PC ODM/EMS 制造商正在測試使用 Intel/IFS 18A 制造的第一個 Panther Lake 工程樣品。我 2025 年初的行業調查顯示,18A 的良率低于 20~30%,因此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對于英特爾在 2H25 中達到批量生產的目標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好兆頭。除了技術挑戰之外,IFS 由于其組織設置,供應鏈 MGT 和文化而贏得外部訂單的障礙。這就是TSMC完全脫穎而出的地方。
外媒也報道,目前整個芯片產業都未能為英特爾的困境提供任何協助,盡管臺積電等競爭對手通過專注于制造而蓬勃發展,博通則擅長高利潤的IC設計業務,但英特爾的一條龍的作業模式在高度專業化的市場壓力下受到嚴重打擊。該公司轉向代工業務的初衷,目標是通過向外部客戶開放晶圓制造業務來重新奪回領導地位。但結果是耗費了大量資金之后,卻暴露出了基礎設施老化,而且靈活性無法與競爭對手匹敵的問題。使得英特爾的股價在5年內縮水了一半以上,與受到人工智能(AI)帶動的市場需求,創新浪潮所拉抬的半導體產業形成鮮明對比。
報道指出,英特爾在英特爾18A的發展不只是技術展現,還代表著一家公司在生存威脅中努力重新定義自我的目標。然而,低良率就代表著面對大規模生產的延后,還可能進一步無法提供客戶所需的尖端芯片。同時,英特爾的分拆傳聞也反映出對相關性的迫切追求,也就是將IC設計分拆給博通,可能會使焦點更加集中。而將晶圓制造交給臺積電,有機會擺脫財物的無底洞。但這其中,執行力無疑的是其中的關鍵。因此,英特爾必須證明其設施能夠服務多樣化的客戶群,英特爾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這明顯是一個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