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球供應逾90%! 中國限制出口鎵和鍺沖擊有多大?
2023-07-05 12:05:51 technews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其中包含金屬鎵、氮化鎵(多晶、單晶、芯片、外延片等多種形態)、鍺外延生長襯底等。出口商如果想開始或繼續出口,將需要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并需要報告海外買家及其申請的詳細信息。
外界解讀,隨著美國和歐洲的技術貿易戰升級,中國正限制兩種不起眼但相當重要的金屬出口以回擊。 這兩種材料可在特殊應用替代傳統硅晶圓,以及軍事和通訊設備組件。
管制出口的鎵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磷化鎵、砷化鎵、銦鎵砷、硒化鎵、銻化鎵; 管制出口的鍺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鍺外延生長襯底、二氧化鍺及四氯化鍺。
這兩個金屬外觀呈銀白色,被歸類為“小金屬”,通常不會在自然界中單獨發現。 它們是作為專注于其他更主流的原物料如鋅或氧化鋁等的精煉廠的副產品,以小濃度生產。
與銅或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相比,該市場規模很小──如美國政府數據,2022年美國進口的金屬鎵和砷化鎵晶圓價值僅2.25億美元,但戰略產業使用代表限制措施仍可能產生深遠影響。
這兩種金屬對芯片制造、通訊設備和國防等領域有廣泛專業用途。
鎵用于化合物半導體,可提供更快的運行速度、更低的功耗或更高的耐熱性,結合多種元素以提高電視和手機屏幕、太陽能電池板和雷達的傳輸速度和效率。 其中,氮化鎵已廣泛用于5G網絡基站供電芯片,也被軍方應用于雷達系統中,并且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電動汽車充電器中; 砷化鎵用于無線通信和激光器的一些組件。
至于鍺的用途包括光纖電纜通訊、太陽能電池板、LED及軍方的熱成像錄像機,另有夜視鏡和太空探索,像大部分衛星都采用鍺基太陽能電池供電。
由于這些小型和利基市場的貿易流量很難追蹤,但根據歐盟今年對關鍵原物料的研究,中國絕對是這兩種金屬的最大來源國,占鎵供應的94%和鍺的83%。
金屬產業情報供應商CRU集團表示,雖然這兩種金屬都可以替代,但這樣做可能會花費更多,并阻礙該技術的性能。
除中國外,其他擁有鎵生產能力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和烏克蘭(為氧化鋁的副產品生產),以及韓國和日本(做為鋅的副產品)。
雖然市場擔心會沖擊功率放大器(PA)芯片、太陽能兩大產業發展,但整體來看,中國管制鎵和鍺的出口對LED產業影響可能較大,但管制議題仍有機會形成漲價效應。
美國認為,中國這舉動造成科技、電訊、能源制造商和汽車產業及客戶生產放緩或價格上漲。
雖然鎵和鍺這兩種金屬不是特別稀有,但加工成本較高。 中國長期一直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出口這些金屬,因此其他地方幾乎沒有開采這些金屬的設施。 隨著中國產量增加,德國、哈薩克斯坦等其他國家產量也開始減少,若中國的舉措導致價格飆升,分析師預計其他供應商的產量將增加以滿足需求。
此外,回收也可能是關鍵。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工廠車間廢料已占部分供應,而鍺廢料也能從退役坦克和其他軍用車輛窗戶回收。
金屬產業情報提供商CRU集團稱,其他鎵生產國包括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烏克蘭; 鍺生產國則有加拿大、比利時、美國和俄羅斯。
在北美,泰克能源(Teck Resources)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Torail冶煉廠,能回收鍺與鋅、鉛和其他金屬,其他生產商包括特種材料制造商5N Plus和美國Indium Corporation; 歐洲,比利時 Umicore SA 是這兩種金屬的生產商。
來源:technews(臺)
關鍵詞: 中國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