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芯片新銳50強榜單發布,六成企業位居長三角!北京僅6家入圍,排第4
2021-11-11 12:49:07 EETOP本期我們推薦畢馬威的研究報告《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報告》(第二屆),分享中國50家年輕的芯片公司。
以下內容來源:畢馬威
注:畢馬威為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原標題:
《中國“芯科技”新銳企業50報告》(第二屆)
畢馬威作為全球知名的專業服務機構 , 一直重視科技行 業的深耕。我們觀察到技術演進在中國芯片領域正帶來更多的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
為促進中國芯片領域的發展以及為該領域內企業的成長提供支持,繼 2020 年發布首屆畢馬威中國“芯科技” 新銳企業 50 評選后,畢馬威聯合多位業內專家及專業機構,繼續發起了第二屆畢馬威中國“芯科技”新銳企 業 50 評選活動。目標針對中國芯片領域內致力于推進 通信終端及網絡、感知系統、數字處理及邏輯運用、物聯網實體應用以及半導體材料的高成長企業,通過線上模型和線下專家團隊綜合評選機制,評選優質創業企業,助力半導體企業創新發展。此外,為了加強對創業企業的支持,降低規模及資本對評選結果的影響,本次評選暫不考慮已經上市的公司。
本屆榜單中超過九成以上的企業位于長三角、京津冀、 珠三角等地區,其中有約六成的企業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這些地區優質而豐富的高校資源以及大力的政府扶持政 策,為芯片企業培養和聚集了最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提 供了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產 業集聚特征,其中長三角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具有很大競爭優勢,產業規 模上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此外,我們也關注到珠三角(深 圳、廣州、珠海等地)在集成電路產業的布局和發展也十分迅速。
本屆榜單中超過九成以上的企業位于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區,其中有約六成的企業集中在長三角地區,這些地區優質而豐富的高校資源以及大力的政府扶持政策,為芯片企業培養和聚集了最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提供了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產業集聚特征,其中長三角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具有很大競爭優勢,產業規模上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此外,我們也關注到珠三角(深圳、廣州、珠海等地)在集成電路產業的布局和發展也十分迅速。
橙群微電子 | 諾領科技 | 芯密科技 |
翠展微電子 | 拍字節科技 | 芯啟源 |
大魚半導體 | 蘋芯科技 | 星邏智能 |
滴翠智能 | 清微智能 | 星云智聯 |
光鑒科技 | 榮湃半導體 | 星思半導體 |
廣芯微電子 | 镕銘微電子 | 亞格盛 |
漢天下 | 深聰智能 | 奕斯偉 |
進芯電子 | 深迪半導體 | 益思芯科技 |
九天睿芯 | 時識科技 | 涌現芯片 |
開放智能 | 泰矽微 | 優地科技 |
科道芯國 | 萬協通 | 元橡科技 |
坤元微電子 | 微鵝科技 | 禹創半導體 |
聆思科技 | 曦華科技 | 瞻芯電子 |
綠芯集成電路 | 犀靈視覺 | 知存科技 |
沐曦集成電路 | 曦智科技 | 智融科技 |
睦星科技 | 芯馳科技 | 中欣晶圓 |
紐迪瑞 | 芯來科技 |
2021 年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主要呈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全球產業的持續增長仍是市場預期
受疫情及宏觀經濟震蕩基本面的影響,2021年半導體材料產能下降較明顯,并將減產壓力傳導至半導體下游產業鏈。從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到簡單的電子設備制造商等,將半導體材料作為主要原材料的行業正在削減產量,并下調其盈利預期;
其中,汽車行業成為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自2020年秋季,由于芯片短缺,汽車制造企業開始宣布減產,數家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產量及銷量大幅下降。我們預計2021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約6%。考慮到前所未有的需求水平、當前的產能利用率和增加產能所需的時間,我們預計目前的短缺最短將持續至2022年。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地域性原則/國際環境(跨境法規、關稅、新貿易和/或國家安全政策)、供應鏈中斷和人才風險(熟練的技術工人不足、人才爭奪戰),將成為半導體公司在未來三年內面臨的最大問題。我們認為,盡管大多數企業都面臨著很多挑戰,但也對未來充滿信心。半導體公司通常擁有成熟的全球供應鏈,比其他行業具備更好的抗沖擊能力。在我們針對數家大小規模受訪公司的調查中,85%的受訪者預測,相較于2020年,2021年的收入將有所增加,其中小型公司尤為明顯。
由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居家工作和娛樂,對技術的依賴愈加明顯。因此,由消費者和企業大規模開展的數字加速行動正在上演。而這正是對推動高度互聯社會的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激增的動力所在。半導體公司及其客戶正忙于增加庫存,因為買方需要押注芯片產品,以服務其自身不斷增長的市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在2020年增長了6.8%至4500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突破5000億美元。
2. 擴張戰略,人才儲備戰略和靈活的供應鏈策略是半導體行業內公司主要的發展戰略
半導體行業表現出高度的韌性,疫情爆發期間的2020年內,仍取得約 6.8% 的較快增長。2021年,半導體企業堅定地著眼于未來,選 擇擴張戰略(包括多元化和擴大研發)是多數 半導體公司未來三年內最大的戰略重點。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68% 的受訪者將其作為前三的發展戰略,以應對未來行業及市場規模的增長。
由于熟練技術工人短缺的現狀已經存在,我們 預期在后新冠時代,隨著全球對更多創新技術 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將加劇這一趨勢。除了加強與教育機構合作培養及企業內部自主培 養外,擁抱新的工作模式,增加遠程辦公等靈 活的辦公模式,也成為行業內眾多公司培養及儲備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使供應鏈的更為靈活,更能適應包括地緣政治 在內的宏觀環境變化,成為半導體行業另一優先考慮得發展戰略。數據洞察力是增強供應鏈彈性的關鍵因素,半導體企業可以通過使用各項技術或應用程序,進一步細化在供應鏈 所有環節所搜集數據和指標的顆粒度,使公司能夠更高效地做出數據驅動的正確決策。
除此之外,謀求數字化轉型,企業并購,防范網絡安全風險等也是行業內眾多公司所采取或計劃采取的發展戰略。
3. 5G、智能交通、工業制造及物聯網仍是未來,半導體產業最被關注的應用領域
5G、智能交通、工業制造及物聯網仍是未來半導體產業最被關注的應用領域在工業制造領域,5G和邊緣計算技術正推動工廠向高度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感應器能夠分析來自全方位的信息,并通過人工智能不間斷調節生產以滿足需求。預見性維護將對所有資產進行全天候監測,以提高性能、最大程度減少停產時間、并改善安全性。在生產全過程中,產品也將受到持續評測,以發現及處理任何質量問題。
此舉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可減少廢料量和維修需求,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從而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低排放環境。
在該領域內的市場機會包括工業機器人,ERP及制造執行系統(MES),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我們認為,在芯片產業及5G技術的加持下,預計2021-2023年工業制造市場將增長36%。在智能交通領域,智能交通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連接及車輛之間的連接是實現智能交通的關鍵因素。通過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公交運營商和乘客可以得知交通運行情況和有關問題。
由于道路施工和事故情況實時更新并通知行人,街道交通管理將更加容易。同時泊車也將因實時識別空位而減少麻煩。自動送貨機器人將與道路、郵箱、充電站等各種公共和私人基礎設施動態交互。此外,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技術的成熟與推廣,也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在該領域內的市場機會包括物聯網設備,交通應用軟件,系統集成等。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