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財團與美國安森美
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圍繞仙童
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股權收購展開的攻守戰至今仍未結束。仙童于2015年12月拒絕了中國投資財團第一次提出的收購方案,但隨后于2016年1
月5日宣布,將考慮華潤微電子與華創投資的修訂方案。
在新方案中,中國資本將以每股21.70美元的現金收購仙童,這一價格遠遠高于安森美提出的每股20美元,也顯示出了中國投資方的決心。
這并不是中國投資者第一次對
半導體行業產生興趣。下面我們就重點探討一下中國掌握著關鍵的功率
半導體行業。

中國加入功率電子領域的國際競爭
對
于功率電子行業而言,40%的功率
半導體器件產品都依賴于進口的中國自然是最重要的市場(參考Yole
Developpement的分析報道《Status of the Chinese Power Electronics Industry
2015》(2015中國功率電子行業現狀))。2014年面向中國市場供應的功率
半導體器件達到了60億美元,包括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場效應晶體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晶閘管(Thyristo)、整流器、二極管等。當然,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除了民間企業的意向之外,中國功
率電子市場還反映著政府的意向。
最近幾年,中國快速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由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從鐵路、電動
汽車到可再生能源,
在多種功率電子領域,都在系統級別加入了國際競爭。而且,中國還成功進入了逆變器市場。以光伏發電用逆變器為例,陽光
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華為、特變電工、
無錫上能新能源均位列該領域全球十強。

中國企業為了推動自身的快速發展而采取的戰略之一是收購。中國風能領域的領頭羊——新疆金風科技收購了德國VENSYS,將該公司的技術引進中國。
中國90%以上的IGBT仍依靠進口
在
功率
半導體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對領先陣營緊追不舍,包括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收購英國丹尼斯)、華潤微電子(仙童的收購候選方之一
——華潤的子公司)、上海先進
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ASMC)、星電科技、宏微科技等。一方面,中國取得了顯著發展,但另一方面,對于技術難度最高的晶體
管之一——IGBT,90%以上仍需進口。
2014年與2013年一樣,中國占了IGBT市場的約三分之一。很多中國企業從事模塊制造業
務,從海外企業手中購買集成用裸片。但Yole的分析師認為,打算涉足裸片制造市場的中國企業也在快速増加。既有開發自主技術的企業,也有選擇收購裸片制
造商的企業(參考Yole的分析報告《IGBT Market and Technology Trends》(IGBT市場的技術與動向))。
就中國政府而言,高功率
半導體是2016~2020年的十三五計劃中的增長支柱之一。為了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賴,并成為全球
半導體行業的霸主,估計中國會繼續進行投資。
在這種形勢下,作為IGBT五強之一的仙童吸引中國投資者的注意并不奇怪。安森美與中國投資者的攻守動向值得跟蹤,未來幾個月里將會上演哪些其他收購大戲也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