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紫光集團入股國內封測廠通過第一關,力成股東臨時會昨天順利通過紫光入股案,接下來要通過投審會等主管機關的審查。力成董事長蔡篤恭強調,引入紫光有利擴展大陸市場,但會尊重政府最后的決定。
去年十月底,紫光集團宣布將以每股七十五元參與力成私募,取得力成百分之廿五股權和一席董事,在董事會同意之后,第一關就是股東會的同意。
力成股東臨時會昨以逾七成股權同意過關,取得引入紫光第一張門票。
但因紫光去年底一口氣計劃入股力成、矽品、南茂等臺灣三家封測廠,招致立法院決議三項投資案須送到立院審查,才能交經濟部投審會審議,也讓紫光登臺充滿變數。
蔡篤恭強調,力成與矽品兩案意涵大不同,矽品有其意圖,力成則是為了企業發展,對于一并被卡關,顯得委曲。
蔡篤恭坦言,當初聽到紫光要入股矽品時,確實有點意外,也感到擔憂與沮喪(Depressed),獲得股東通過后,代表這個發展趨勢正確。
力成與矽品等案一并被立法院卡關,蔡篤恭特別說,力成與紫光結盟,著眼點是企業發展和產業趨勢,與矽品引紫光入股的出發點不同,卻因為矽品也計劃引紫光入股,導致整體紫光入股案變得相對復雜,對此感到遺憾。
蔡篤恭指出,紫光旗下公司有力成客戶,若順利入股,將有利穩定客戶。他說,過去力成大陸市場營收比重不到百分之三,若獲得紫光的支持,將有利擴產在大陸的營運,亦可避免其他競爭對手被紫光入股。
力成股東臨時會正好在總統大選前一天,蔡篤恭強調,這是時程安排所致,不希望這件事情變成兩岸問題。他說,這純為商業考量,希望私募案不要對社會和政府造成困擾。
蔡篤恭向政府喊話,強調會持續在臺投資,希望私募案能獲得政府支持,將遵循政府法令規定,也會尊重其最后決定;即使最后沒有過關,無法引入紫光,對力成也不會減分,不影響長期成長計畫。

力成科技董事長蔡篤恭(左)、總經理洪嘉鍮(右)。
記
憶體專業封測廠力成(6239)今天召開的股東臨時會,通過中國紫光集團以每股75元,投入新臺幣194億元認購力成私募案,若紫光完成私募認股,將取得
力成25%股權,同時取得1席董事,成為力成最大股東。不過,中國紫光認購力成私募案,仍待投審會等主管機關核準后,才得以進行。
力成公司今天股東臨時會通過修訂公司章程及辦理私募不超過約2.59億普通股等兩項議案。主要是為中國紫光集團入股力成25%股權量身訂作。
力
成董事長蔡篤恭表示,紫光集團前10大股東非力成公司關系人,紫光股東之一清華控股,占紫光持股比重約51%,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持股比重約49%。藉由此
次私募案取得紫光集團194億元入股資金,絕大部份(約7~8成)用于臺灣國內的擴廠所需,主要在新竹湖口
測試大樓的擴建與添購機臺設備,同時也在唐榮工
業區規劃先進扇出型晶圓級封裝廠等。
蔡篤恭說,透過與紫光集團的策略結盟,進行
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上下游整合,共同開發市場并提升封測技術,可擴大客戶群、提高公司產能與訂單,有助于公司營運成本的降低,拉高也毛利與獲利。
中國紫光來臺參股力成、矽品(2325)、南茂(8150)等三家封測廠,今天力成股東臨時會已通過紫光的入股案;而矽品與南茂則同步訂于1月28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紫光集團也同時入股矽品與南茂各25%股權,紫光以每股55元參股矽品,以每股40元參股南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