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注意,中國砸錢收購全球
半導體業者,最新目標可能是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外傳格羅方德的油國金主阿布達比,因油價腰斬手頭緊,打算脫手格羅方德求現。
彭博社近日報導,內情人士透露,阿布達比官方投資機構MubadalaDevelopment已與收購者展開洽商,擬出售部份或全部持股,購并金額或許在150~200億美元之間,目前尚未定案,也可能破局收場。阿布達比原本希望發展
芯片業,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如今財務吃緊,只好忍痛割愛。IHS數據顯示,2014年晶圓代工市場,
臺積電獨占鰲頭,市占率達60%;排名第二是格羅方德,市占率為11%。
中國覬覦格羅方德早有跡象。英國電訊報9月2日報導,據傳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NationalIntegratedCircuitIndustryInvestmentFund,簡稱大基金)相中格羅方德,想取得14納米的制程技術和相關智慧財產權。
AviateGlobal分析師NeilCampling表示,中國企圖掌握
半導體研發和制程技術;該國自行生產的
芯片,只有進口量的五分之一,他們想改變此一趨勢。AviateGlobal估計,中國財大氣粗,打算投資1,600億美元扶植科技業,尤以
半導體業為主。
那么格羅方德的14納米技術,情況究竟如何?WCCFtech9月24日引述中媒報導,格羅方德近來宣稱量產14納米制程,但據稱良率奇差。外界猜測,格羅方德當前的東家是阿布達比,該國因油價崩盤、大砍開支,格羅方德經費可能也遭刪減,導致28納米轉進14納米的過程進展緩慢、良率過低。
barron`s.com11月10日報導,AviateGroup分析師DouglasMorton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紅色產業鏈近來透過高度競爭、購并等方式從低階往上爬(尤其是在
半導體產業),速度之快令人吃驚,而雖然溢價97%的入股價碼的確非比尋常,但中方為了染指
臺積電,肯定會相當樂意付出這樣的代價。
Morton表示,紫光在過去一個月內收購了力成25%股權,還放話要入股聯發科,而臺灣經濟部據傳也在評估是否要解除中資投資本土
IC設計產業的禁令。中國雖已獲準投資臺灣多個IC產業,但
IC設計業則尚未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