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預測2012年全球模擬IC成長5.1%
2012-08-02 22:31:38 本站原創市場研究機構 Semico Research 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類比半導體市場 2012年營收可達444.8億美元,較2011年的423.4億美元成長5.1%,表現略遜于整體半導體市場;不過該機構預期 2013年類比半導體市場營收可進一步超越500億美元,成長率達到12.6%。
類比半導體市場營收的主要貢獻者為通訊晶片,不過還有其他幾個產品應用領域的成長動力也十分強勁,包括汽車、能源、行動裝置與醫療照護。「2012年全球類比半導體市場的成長表現恐稍遜于整體半導體市場,有點令人失望;」Semico分析師Adrienne Downey表示,該機構預測 201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為8.6%。
不過Semico預期,包括放大器(amplifier)、比較器(comparator)、介面IC、特殊消費性IC (special consumer)、電源管理、資料轉換IC (data conversion)以及其他線性IC 等所有類比晶片領域,從今年到 2013年都將呈現成長趨勢。其中資料轉換IC市場今年的成長表現會最好,成長率可達18.3%,營收規模32億美元;其后為介面晶片,成長率14.3%、營收規模26億美元。
其他線性IC則是占據整體類比半導體市場比例最大的產品領域,2012年營收可望達174億美元;該數字在 2011年為169億美元。電源管理IC則是占據比例第二大的類比半導體產品,2012年營收可達96億美元;該數字在2011年為92億美元。
以供應商表現來看,德州儀器(TI)在 2011年以15%的全球市占率位居類比半導體供應商龍頭,該公司 2011年類比晶片營收近64億美元,成長率6.6%。 2011年第二大類比半導體供應商為意法半導體(ST),全球市占率10%,但該公司年度營收衰退了3.7%,來到42億美元。排名第三的類比晶片供應商為美商亞德諾(ADI),2011年全球市占率6%。
2011年全球類比晶片供應商排行榜
而Semico報告結果最讓分析師Downey 感到驚訝的,是 2011年類比晶片產能僅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晶圓代工廠,比例約29%,而出自IDM廠商的產能則有71%左右;Downey認為,兩者之間的差距會更大:「類比晶片供應商向來謹慎保守,他們需要越來越先進的技術而且沒有晶圓代工廠可以提供;在另一方面,類比晶片的生產量不足以構成其價值。
隨著類比晶片朝向更復雜產品、更小制程節點發展,也將越來越增加12寸晶圓的采用。Semico總經理Jim Feldhan表示,以12寸晶圓生產類比晶片的趨勢推手是TI──該公司在2009年以不到2億美元價格,收購破產記憶體晶片廠商奇夢達(Qimonda)之12寸晶圓設備:「此舉讓許多同業非常緊張,因為TI透過設備收購而取得了成本優勢以及更多的產能。
Feldhan進一步指出:「另一個我認為推動類比晶片采用12寸晶圓制程的因素,是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已經走向成熟化的12寸晶圓廠,這些廠房開始在尋找其他可以制造的產品。」在2010年11月,Maxim開始與臺灣業者力晶(Powerchip)簽訂代工合約,以后者的12寸廠生產其0.18微米BCD類比制程(S18)產品,就是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