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展映8K全畫幅紀錄片《你好 AI》張怡璠:Intel的數據實力和未來一定是AI
2019-09-06 09:37:59 智東西智東西9月5日消息,今日,英特爾、優酷與Foresigjt聯合展映人工智能紀錄片《你好 AI》,該片作為中國首部上映的8K全畫幅變形寬熒屏紀錄片,它從社會人文、產業經濟等角度為大家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文化、醫療和宇宙探索等方面的應用。
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張怡璠,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你好 AI》紀錄片監制/總導演陳怡、至頂網總經理兼總編輯高飛也來到現場,與大家一同討論了紀錄片的拍攝歷程。
會后,智東西與少數媒體對宋繼強進行了采訪。在采訪中,宋繼強AI產業目前的發展,以及英特爾在AI領域的研發進行了詳解。
同時,張怡璠表示,英特爾在AI領域一直通過打造軟硬件生態結合,進一步推動數據在計算、存儲、傳輸和調優等多方面的發展。而此次通過這部紀錄片,希望能給大家傳遞科技向善的理念。
一、跨越4大洲,展現AI在火星移民等領域應用
隨著AI技術逐步地發展和成熟,其應用落地也開始從產業化發展拓展到自然人文領域。例如,DeepMind就曾開發了一個新的機器學習系統,以分析野生動物群落的分布和遷徙行為。
而由英特爾牽頭打造的《你好 AI》紀錄片正是從人文角度出發,述說當下AI技術在自然和社會中的廣泛應用,包括利用深度學習系統構建的火星機器人探索宇宙、利用數據采集技術對文化遺產進行修繕和保護。
此外,它還記錄了科學家們如何通過AI技術拯救瀕危動物、攻克醫療難題、推動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的發展。
雖然該紀錄片講述的是AI硬科技,但給人的觀感卻充滿一股人文情懷。
在一年半的時間里,英特爾和陳怡團隊等制作人員跨越了亞、歐、美、非四大洲,采訪了77個人物,拍攝機構43家。
在此次展映中,紀錄片主要為大家呈現了AI在推動人類火星移民和保護文化遺產方面的應用。
例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附近,研究人員們對AI機器人進行火星勘探模擬任務;在中國敦煌,敦煌研究院利用AI數字化采集技術與傳統應用相結合,與風化賽跑,為文物建立“數字檔案”;還呈現了研究人員利用AI數字化采集任務修復長城、保留正逐漸失落的方言……
英特爾透露,《你好 AI》紀錄片共5集,每集18分鐘。除了此次展映的《火星移民》、《激活歷史》兩集外,之后將進一步為大家呈現后續三集,分別為《自然物語》、《進化方舟》以及《未來世界》,將為大家講述AI技術在瀕危動物、醫療和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應用。
據悉,《你好 AI》紀錄片將于9月至10月國慶檔在優酷等平臺正式推出。
實際上,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初衷,都源于去年英特爾成立50周年紀念。
在該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英特爾為拍攝制作提供了大量的AI技術指導,包括后期制作的8K、存儲和處理。同時,紀錄片中半數以上的AI應用案例都來自英特爾及其合作伙伴。
不難看出,英特爾近年來在AI領域的研發上投入了許多精力,也取得了相應的進展。
張怡璠表示,在AI領域,英特爾一直推動著硬件、軟件和生態結合的發展,包括針對數據的計算、存儲、傳輸和調優。
就在8月的Hot Chips大會上,英特爾推出了其高性能AI加速器——英特爾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包括用于訓練的NNP-T,以及用于推理的NNP-I。
而在技術研發之外,英特爾選擇以拍攝紀錄片的方式來呈現AI技術,則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我們不光是專研于技術、創新于技術,我們有一個很大的熱情是怎么把技術落地,怎么把技術運用到應用當中,怎么真正讓人工智能技術解決世界上大的問題。”就如張怡璠所說,英特爾正在從一個以PC為主的公司走向一個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英特爾的數據實力和未來方面一定是AI。
同時,宋繼強表示,目前AI在落地方面,主要作為一個工具性的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主要從加速探究、探索新方法、增強能力和替代輔助人類工作這四個方面為主。
也許在許多人看來,AI有時候離人們的生活還很遠,英特爾也認為AI正處于一個初級發展階段,但目前的AI也有很多腳踏實地的落地應用,能讓社會更快地受益。
三、宋繼強:NNP-T正與百度搜索引擎合作
如今,許多企業都在講通過AI技術賦能,以轉變傳統的業務和應用場景。
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認為AI的風口正在慢慢褪去,包括摩爾定律減緩,以及算法、架構、能效和成本等方面都遇到了瓶頸。
那么,面對這一情況,這些企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什么呢?
針對智東西提出的這一問題,宋繼強認為,首先企業應該需要理解AI能給它們帶來什么,企業應該要把AI技術作為一個模塊嵌入到工作流程中,以改造流程,并進一步降低工作的成本、提高能效,而不是將AI技術神化。
此外,這些企業還需要考慮經濟效益的問題,如何給適合的工作配套算力、利用率等方面都適合的設備。
例如,英特爾推出一整套AI計算的矩陣,但這個矩陣除了靠摩爾定律推動之外,還需要超異構、封裝技術以及芯片架構等方面的支持。
那么,在這多種技術組合之下,企業如何因地制宜選擇AI解決方案,則是它們最先需要思考的。
除此之外,智東西還對目前英特爾推出的NNP-T和NNP-I兩款神經網絡芯片,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表達了興趣。
宋繼強表示,由于NNP-T能較為平衡地解決計算、帶寬和存儲三個方面的問題,并且允許多達1024個NNP-T芯片互連,內部設計的資源利用率較高,因此能夠用在云端的數據中心里做大規模的神經網絡訓練。
而目前在中國市場,英特爾的NNP-T技術正在與百度的搜索引擎業務開展合作,主要用于加速搜索引擎性能。
另一方面,NNP-I作為一款AI推理芯片,既能用于前段和終端設備,也可用在云端和邊緣計算,以及和英特爾的CPU集聯在一起,主要取決于企業向利用它做多大規模的應用。
但針對NNP-I技術在中國的業務合作,宋繼強并未過多透露。
結語:用紀錄片為AI發聲,讓技術更接地氣
也許在許多人眼里,AI離人們的生活遙不可及,它往往是一個抽象的、無形的,并且是人們看不見和摸不著的數據,但英特爾卻想要通過紀錄片的方式,將AI以有形的方式呈現給普遍大眾。
同時,通過科技和人文的聯合敘述,也讓大眾更輕松、易接受地理解AI,了解AI技術在保護大自然瀕危動物、世界文化遺產以及攻克醫療難題等方面的貢獻和應用。
這些理解不僅是有必要的,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正如,宋繼強所說,AI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在信息產業,而是已經擴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