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實驗室認為,腦機接口技術是通信領域的新興技術,在日常設備開發方面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基于大腦通信的技術具有現實意義。”戴禮義近日在ARL新聞辦公室透露,為了開發腦機接口技術,ARL資助了兩個項目,其中之一是開發一種探測意識語言的原型系統,并能夠通過實時記錄大腦活動,監測用戶的關注點和方向。
另一種則尋求理解大腦信號的生理性生物標記以檢測意識語言,以及理解特征狀態。如果成功,研究人員就可以設計出計算機算法以提取生物標記或特征,實現意識語言的檢測――一種讓程序知道使用者想法的途徑。
目前有兩種腦機接口記錄大腦活動的通用方法,一種是非侵入性腦電圖掃描,也稱為EEG,方法是在頭皮上貼敷電極陣列;另一種是更加侵入性的系統,即將電極直接布放在暴露的大腦表面。
但是,這兩種系統目前都只在實驗室條件下獲得了成功,而軍事應用則要求技術能夠在真實環境、作戰環境下使用。
美國陸軍實驗室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種反饋機制,使操作人員知道為什么一個明確的意念指令沒有得到執行。由于反饋機制的存在,使用者可以通過調整其意念來克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