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歐洲半導體競賽中一馬當先
2023-08-17 11:02:39 EETOP德國通常被認為是歐洲的工業強國,現在它也計劃成為硅強國。歐盟最近通過了《歐洲芯片法案》,旨在到 2030 年將半導體晶圓廠產能翻一番。德國正在努力利用 430億歐元芯片法案補貼計劃和本土補貼來吸引大部分產能進入其境內。
科技界仍在遭受最近一系列供應鏈中斷的影響,這場中斷始于 2018 年汽車和移動電子產品需求的大幅增長,并因 COVID-19 大流行而加劇。美國和歐洲越來越擔心亞洲電子供應鏈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導致許多國家推動地域多元化。目前,歐洲供應了全球約 10% 的半導體,并希望在本世紀末將這一數字翻一番。
德國已經是歐洲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如今,歐洲生產的半導體有三分之一來自德累斯頓所在地薩克森地區,臺積電及其合作伙伴正計劃在那里建造一座 100億歐元的工廠。德國也用自己的財政力量支持歐盟的倡議,而且這些努力似乎正在發揮作用。最近至少宣布了五個主要的新設施、計劃或擴建。
英特爾投資 300億歐元(320億美元)在馬格德堡建設兩座晶圓廠據說是德國歷史上最大的單筆直接外國投資。隨著英特爾在德國的新工廠加入其在愛爾蘭的工廠,以及在波蘭、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已建成或計劃建設的其他工廠,英特爾打算向歐洲市場提供端到端技術。
臺積電與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成立德國公司
臺積電宣布承諾投資 35億歐元,總計 100億歐元(110 億美元),用于在德累斯頓建設一座晶圓廠。該交易包括來自德國的 50 億歐元補貼以及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的投資。這些投資將在德累斯頓一家所謂的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 (ESMC) 的保護下進行,以生產 28/22 納米平面 CMOS 和 16/12 納米 FinFET 晶圓。
總部位于美國的 GlobalFoundaries 將斥資 10 億歐元(1.1 億美元)至 2.4 億歐元(2.6 億美元),將其現有德累斯頓晶圓廠的產能提高一倍以上,從每年 40 萬片晶圓產能增加到超過 100 萬片晶圓。他們的產能擴張將為當地電力、汽車和移動設備市場生產。
Wolfspeed 聲稱其計劃中的薩爾工廠將是世界上同類工廠中最先進的。該工廠將生產碳化硅 (SiC) 電子產品,隨著高壓、高速電力應用的增長,對碳化硅 (SiC) 電子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此前,Wolfspeed 曾宣布在紐倫堡開設 SiC 研發中心。與英特爾一樣,Wolfspeed 也打算幫助建立更完整的歐洲供應鏈。
Littelfuse 正在從多特蒙德的 Elmos Semiconductor SE購買一座200 毫米(9 英寸)晶圓廠,用于生產功率半導體。此次收購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員工隊伍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擁有一支成熟的員工隊伍可以讓 Littelfuse 更快地提高產量。
德國正在斥資數百億美元吸引半導體業務,這既是為了歐洲工業,也是為了德國自身的利益。然而,德國經濟研究所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芯片行業各專業技術工人短缺6.2萬名。臺積電對其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也提出了類似的擔憂。如果晶圓廠無法雇用足夠的熟練工人來運營它們,那么建設基礎設施來提高芯片產能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本文由EETOP編譯自allaboutcircuits
5GiaHIfPItJrECegDbqyhSygNusBuCtYZAh6wEvm1hg/640?wx_fmt=png" data-type="png" data-w="488" data-index="4" src="http://www.xebio.com.cn/uploadfile/2023/0817/20230817110551486.jpg" _width="488px" crossorigin="anonymous" alt="圖片" data-fail="0" style=";padding: 0px;outline: 0px;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ertical-align: bottom;height: auto !important;width: 488px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關鍵詞: 歐洲芯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