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開始反擊:年內斷供!美日本半導體廠或將受大影響!
2022-06-04 19:06:14 EETOP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決定限制半氖氣等惰性氣體出口,惰性氣體是半導體制造環節必不可少,所以此項決定將加劇全球芯片市場的供應短缺。產業研究人員表示,半導體產業應不致面臨斷鏈危機,即便氖氣等價格可能高漲,對成本影響也有限。
報道指出,氖氣是制造芯片的關鍵原料。俄羅斯過去向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及地區供應惰性氣體,但今年12 月31 日前,只有在取得國家特別許可的情況下才能出口。
這些惰性氣體主要應用在半導體、液晶顯示、晶硅太陽能電池、光纖等領域。其中的氖氣是制造芯片的一種關鍵原材料。其中需要氖氣的環節為DUV曝光,氖氣為其所需混合氣體中的必要氣體,難以取代。與14 納米、28 納米、40 納米及65 納米等12 吋成熟制程有關,不過與7 納米及5 納米等12 吋先進制程關系不大。
據臺灣媒體分析若俄烏戰爭持續延燒,氖氣供應進一步減少,氖氣供應若降至原本供應量的3 成以下,恐將影響12 吋成熟制程生產。不過臺灣地區及韓國采購量大,具相對采購優勢,預期歐洲、美國及日本半導體廠可能受到較大影響。數據中心、手機與電腦等相關市場供應鏈應較不受影響,車用及工業用芯片短缺情況可能加劇。
俄羅斯占據惰性氣體的重要供應商地位。據相關估計,俄羅斯占全球惰性氣體供應量的30%。此外俄烏沖突以來,已影響烏克蘭境內的兩大氖氣供應商Ingas和Cryoin暫停營運。此次出臺的制裁決定,無疑將更加劇了芯片短缺的趨勢。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晶圓制造材料市場規模約328億美元,其中,惰性氣體的售價規模約43億美元,占比13%,是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芯片所需耗材。
全球最大的光刻機廠商ASML公司CEO也曾表示,該公司工廠使用的氖氣無法替代,正尋找其他來源。
此次俄羅斯并非漫無目的亂來事,而是針對“不友好國家”。之前,幾乎所有的歐美、日韓芯片巨頭都宣布對俄羅斯斷供,代工巨頭也宣布不為俄羅斯加工芯片。因此,俄羅斯稱,“俄羅斯已決定提醒不友好國家注意它們的進口依賴。現在,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將決定誰將獲得氖、氪、氙等惰性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