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懷鬼胎!臺積電大幅漲價的原因和底氣何在?
2021-08-26 11:58:50 EETOP今日,據臺灣地區中央社報道,多家IC設計廠商證實收到臺積電漲價通知,并表示不會因而影響與臺積電的合作關系。
供應鏈指出,臺積電去年至今幾乎沒怎么漲價,現在這個時間點說要漲價,而且漲幅這么明顯,主要也是讓明年產能分配上能夠更俐落、更貼近真實需求,避免分配給錯的人。
除了臺積電之外,包含聯電、力積電也都陸續在第3、4季釋出漲價消息,使得芯片設計廠商早有準備,多在第3季報價之時,已經在評估成本條件之下,轉嫁客戶。
有部分業者認為,這次臺積電漲價也不一定仍要轉嫁客戶,也有機會維持毛利率表現,要看投片與漲價的時間差。也有業者是透過滾動式調整的方式,逐月的向客戶反映即時的成本報價,對于毛利率影響程度也各有不同。
下半年毛利率仍撐穩?
這一波漲價,市場多擔心芯片設計業的毛利率動向。
大多芯片設計廠商第2季毛利率皆創下歷史新高表現,而第3季也定調是傳統旺季、客戶新機備貨等因素之下,使得毛利率有望維持此高檔。
較具變數的是第4季,由于上半年拉貨力道過于積極,加上部分終端產品雜音不斷,包含筆電、電視、手機等,使得傳統季節性修正的態勢恐怕躲不了,也使得要再漲價、反映成本給客戶,變得有些嘴軟。
但某芯片設計業高層表示,其實晶圓代工廠是最晚感覺到涼風、最早感受到熱風的,因此在景氣不明朗的時候,芯片設計廠商都還會勇于投單,代工廠才會勇于漲價。
因此,在長短料問題未解的下半年,客戶會在年底前盼能逐步建立基本庫存,使得芯片設計廠第4季的毛利率狀況影響程度應有限,最快明年第1季進入年度最淡季時,壓力才可能浮現。
需求旺盛,IC設計公司可轉嫁給下游客戶
當然,依照應用類別不同還是使得毛利率壓力各不同,以目前終端應用下修的狀況來看,包含電視、筆電等,第4季毛利率可能就會開始感受到壓力了。
但又以電源管理芯片來說,像是茂達、偉詮電、致新等多有投片臺積電,也已經在近期陸續接收到漲價的訊息,因此也已經在新訂單上逐步反應客戶,并且多數可完全轉嫁,客戶需求仍穩固,預期下半年毛利率有望維持第2季的水準。
電源管理芯片下半年的供需缺口仍大,主要是在于產品為了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僅能投片于8吋代工廠,若轉到12吋90nm制程,比起現在將有2.25倍的產出量,業者多數預期,到明年底仍依賴8吋廠、也仍相當吃緊。
另外,同樣投片于8吋的MCU產業來說,目前也具賣方市場的實力,仍可以轉嫁給客戶,加上近期美國玩具商的終端玩具、小家電等等也因成本墊高而漲價,持續反映到終端消費者。
業者多數認為,到年底之前此態勢應不會改變,從代理商、客戶端的庫存來看,MCU仍處于短料方,還是在積極拉貨的趨勢當中,除非第4季突然終端銷售狀況有太大的改變。
至于像是聯發科、瑞昱等廠商也將面對成本壓力,但對于大廠來說,無論是經濟規模、產品線與客戶群多元,因此對于產品組合、成本結構來說,較小廠更具有優勢。
所以明年毛利率的壓力到底多大?多數芯片設計廠商表示,大約是到今年第3季底、第4季左右,就會對于明年實際需求、實際取得的產能量能夠更明確,對于價格也會更清楚,才能再次檢視產品成本結構、產品組合與毛利率表現。
整體來說,晶圓代工廠漲價、下游客戶無法接受漲價,恐怕已經成了芯片設計業者明年獲利開始壓縮的壓力來源,也讓毛利率動輒50%的「機會財」逐步退燒,回歸到產品競爭力、客戶穩固性等問題,若能掌握市場、客戶真實需求、應用面也維持穩定向上的態勢,毛利率與獲利回落的幅度也不至于太過可怕。
可以確定的是,對芯片設計廠商來說,度過今年協調產能的挑戰,明年穩定獲利的挑戰才要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