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半導體業減稅、反制芯片卡脖子,中國將在國家層面上給予芯片產業大力扶持
2021-03-02 13:06:30 EETOP自美國將中國半導體產業作為制裁核心以來,中國即傾政策之力以增強半導體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方面,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論及自立自強、產業鏈創新以及產業結構化升級等面向,均首先點名集成電路產業。
肖亞慶表示,要提升產業鏈的創新能力,并聚焦集成電路、關鍵軟件、關鍵新材料、重大裝備等新的領域,以及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他強調將加強開放合作,與包括美歐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共同合作。
針對芯片、半導體產業的規劃,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提出幾項措施,借此完善芯片產業朝高品質發展。
田玉龍表示,芯片集成電路是信息社會的基石,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應該說,芯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現代信息產業和產業鏈發展。“十三五”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總體上是非常驕人的,產業規模不斷增長。據中國半導體行業測算,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達到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技術創新上也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制造工藝、封裝技術、關鍵設備材料都有明顯大幅提升。企業實力穩定提高,在設計、制造、封測等產業鏈上也涌現出一批新的龍頭企業。
總的來看,芯片產業、集成電路產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布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全面優化完善高質量發展芯片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有關環境政策。主要有幾項措施:
首先,加大企業減稅力度,集成電路企業自獲利年度開始減免企業所得稅。其次,要進一步提升芯片產業的基礎,包括材料、工藝、設備等,目前這方面問題比較多,因為涉及較長產業鏈。只有把基礎打扎實了,芯片產業才能不斷創新和發展。
另外,集成電路產業本身也需要很好的生態環境,搭建平臺,能夠在產業鏈上形成互補、互相支撐的過程,所以搭建平臺、優化生態是非常關鍵的。芯片產業發展全靠應用引導,所以在汽車、工業、醫療、教育,特別是疫情以來線上經濟、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芯片產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市場。芯片產業發展還依賴于人才,所以在人才儲備、人才培養上,政府、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芯片產業是一個全球性產業鏈,要加大合作。
總體來看,芯片產業發展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芯片產業鏈,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為中國的信息化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也為全球信息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共同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