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渴望擁有先進工藝的晶圓廠 可能引入臺積電和三星到歐洲建廠
2021-02-20 09:23:22 3DMGame如今歐盟已無法獨立開發和制造HPC,只能依賴美國和亞洲地區的產業鏈。近年來歐盟相繼啟動了“歐洲處理器計劃”與“歐洲HPC計劃”,為了支持這兩個計劃的施行,實現芯片供應的自給自足,歐洲需要先進制造工藝來生產芯片。歐盟希望最終能生產世界上20%的處理器及其各自芯片(按價值計算),目前是10%。
據彭博社報道,歐洲工業委員會專員蒂埃里-布雷托(Thierry Breto)表示:
“如果歐洲在微電子領域不具有自主能力,就不會有歐洲的數字主權。”
去年,有17個歐盟成員國簽署了一項聲明,以開發下一代處理器和制造它們的領先工藝技術,目標是2nm工藝節點。不過在制造工藝方面,歐盟想從后趕上臺積電(TSMC)和三星談何容易。在可預見的未來,即使提供資金幫助,歐洲目前的晶圓廠在研發方面幾乎不可能趕上這兩個巨頭。更加實際的做法是,以各種激勵措施吸引臺積電和三星到歐洲興建晶圓廠。
近期歐洲的汽車廠商對于芯片的需求加大了歐盟地區的擔憂,會極大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歐盟地區的支柱產業對于先進工藝的需求并不那么高。由于汽車芯片占臺積電和三星的比例并不高,例如只占臺積電3%左右,加上并非使用先進工藝而是成熟工藝,所以對于追求技術的大型晶圓代工企業并不是那么上心。在制造方面,先進工藝需要整個產業鏈以及市場需求,來維持晶圓廠的運轉以及研發。所以想吸引臺積電或三星,僅僅依靠激勵措施是不足夠的。
不過近期有跡象顯示,臺積電正考慮在歐洲建立一座晶圓廠,部分原因是全球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會破壞傳統半導體供應鏈,導致面臨失去客戶的可能。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三星身上,他們曾向媒體表示,選址的時候除了地區客戶的需求,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考慮。
雖然世界各國家和地區都想將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業放在本地,在政治上這點很重要,但世界已經變得非常全球化了,一個國家或一個集團幾乎做不到在這個行業里完全自給自足。雖然數字主權包括了本地生產芯片,但不僅局限于半導體生產,還包括各方面因素,問題是這些成分早已遍布全球。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