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真正接班人是誰?臺積電大爆發(fā)的關鍵推手是誰?
2019-11-25 12:52:17 財訊最新一期《財訊》雙周刊本期以「魏哲家鐵腕治軍500 天」為題,報導張忠謀在交棒后,魏哲家治理臺積電的內幕,看他如何從從笑咪咪的幽默先生,轉趨內斂低調,現(xiàn)在更是鐵腕紀律的執(zhí)行者。
魏哲家上任后不僅大幅更動高階主管,強力整頓供應鏈,甚至祭出史上最高資本支出,對抗強敵三星,是臺積電股價與市值一路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的幕后推手。今年初,一位和張忠謀認識多年的半導體公司董事長談到臺積電,當時他就直言:「CC(魏哲家英文名)應變能力很靈活,他才是張忠謀真正的接班人。」當時外界仍對臺積電的「雙首長制」深信不疑,沒人敢妄下定論;然而,記者觀察這500 天的接班過程,赫然發(fā)現(xiàn)張忠謀的交棒藍圖,輪廓已經愈來愈清晰。
今年臺積電運動會后的記者會上,劉德音和魏哲家首次共同舉行記者會,媒體關心的焦點之一,自然是雙首長制究竟是如何運作,《財訊》提問:「你們兩位如何分工?」魏哲家簡短回答,「所有對外跟政府之間的關系,董事長代表公司,所有對客戶,把業(yè)務做好,我必須要負責。」但究竟有哪些單位向魏哲家報告?哪些單位向劉德音報告?臺積電的答案是,只有負責內控的單位,以及2 個基金會向劉德音報告,其他所有單位都向魏哲家報告。
明顯的事實是,在張忠謀交棒后,臺積電超過48,000 名員工,幾乎都由魏哲家指揮調度,魏哲家才是現(xiàn)在臺積電里影響力最大的人;他的策略,將決定這家臺灣最重要高科技公司的未來。在接班500 多天后,劉德音與魏哲家兩人的分工已相當清楚。
由劉、魏兩人分別出任董事長和CEO的制度,是美國普遍采用的公司治理方式。順著美國企業(yè)的操作邏輯,更不難發(fā)現(xiàn),美國企業(yè)多是以執(zhí)行長為核心。以蘋果公司為例,絕大部分的報導關注蘋果CEO 庫克(Tim Cook)做了什么,卻很少有人知道蘋果的董事長叫Arthur Levinson;同樣的,談到微軟,CEO納德拉的公開談話,第二天就會變成產業(yè)頭條,恐怕也沒什么人知道,微軟董事長其實是位非裔美國人。
對照現(xiàn)在的臺積電,魏哲家就是CEO。他不是向董事長劉德音報告,而是向董事會報告;換句話說,只有董事會才能否決他的決策,劉德音雖然負責領導臺積電董事會,但在董事會里,魏哲家也是副董事長。
如今手握大權的魏哲家,過去一向予人笑咪咪的幽默先生形象,在接班后卻轉趨低調內斂,關鍵就在于,他去年6 月5 日接下總裁大位后,馬上遇到許多「內憂外患」的巨大挑戰(zhàn)。
美中貿易戰(zhàn)的嚴厲考驗,造成全球經濟大幅波動,讓臺積電三度在法說會上,調降營收獲利的預期,這是張忠謀時代鮮少發(fā)生的事;同時,在內部,臺積電也發(fā)生了網(wǎng)路中毒事件和品質問題,兩次讓臺積電的管理問題成為媒體緊盯的焦點。
這些都考驗著魏哲家面對挑戰(zhàn)的應變能力,他的態(tài)度轉趨低調,但調整的動作卻愈發(fā)積極,不僅要對外擴業(yè)務、投研發(fā),對內更積極鎖螺絲、上發(fā)條。這500 天,魏哲家的表現(xiàn)其實相當不錯,雖然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yè)較去年衰退12%,臺積電仍維持微幅成長,成為外資青睞的投資對象。
在美國,像蘋果和微軟,創(chuàng)辦人放手后,股價和市值都大幅成長,現(xiàn)在,魏哲家接下臺積電經營重責,過去500 天,臺積電建立起后張忠謀時代,專業(yè)經理人領導公司的模式,魏哲家能不能像美國蘋果公司執(zhí)行長庫克一樣,接下賈伯斯棒子后,持續(xù)帶領公司股價與營收的成長?答案令人期待。
EETOP 官方微信
創(chuàng)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chuàng)芯網(wǎng)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