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產能并沒有過剩 晶圓代工國產率不足40%
2019-08-01 09:23:05 觀察者網海外半導體公司面臨著產能過剩的情況,但是中國大陸這邊還投入巨資建設新的晶圓廠,從閃存到內存再到邏輯代工行業,中國正在大舉投資,2017年至2020年間全球計劃投產半導體晶圓廠62座,其中26座設于中國大陸,占全球總數的42%。
中國為半導體產業投入了巨額資金,不說紫光集團全國多地布局的閃存、內存、云計算等布局至少上千億美元的投資,僅僅是國家的大基金就有一期投資1387億,二期的2000多億元投資剛剛完成籌資,很快就會投入市場。
對于中國在半導體市場的擴展,從美國政府到海外公司都多有不滿,認為中國巨額投資將加劇產能過剩的情況,會導致市場陷入價格戰進而破壞市場平衡,影響半導體行業健康發展。
那么中國的半導體產能建設真的過剩了嗎?集邦科技日前發表報告,稱2016-2022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代工需求本土滿足比一直低于40%,并在2018年達到30%的最低點。
據集邦咨詢測算,若中國市場使用的集成電路中五成在本土制造(含IDM和Foundry,不含存儲),中國晶圓制造產能尚有巨大缺口。到2022年,90nm以上制程制造能力缺口為20萬片(合12英寸,下同),成熟制程(28nm-90nm,含90nm不含28nm)制造能力缺口為15萬片,先進制程(28nm及以下)缺口為30萬片。
集邦科技指出,在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中國晶圓制造產能相對于巨大的市場仍顯不足,擴充產能仍是未來中國晶圓制造業的主要命題。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