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擔心排斥!科學家研發自動分解腦芯片
2016-01-20 22:31:35 n腦芯片用途甚廣,而在移植過程中,大腦對芯片若產生排斥,就會對病患造成危險,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近期就研發出一種經過一段時間后,就能在病患腦中自動分解的芯片,未來將大大降低病患對芯片的排斥機率。
經統計,全球有將進 50 萬人在大腦中植入芯片。其中,有些人為了想改善聽力裝上人工耳蝸,另一部分的人則因為有阿茲海默癥、帕金森氏癥等癥狀,并透過大腦中的芯片,利用電極將電子脈沖波傳送到大腦,減緩病情發作,有些人則是需要在大腦安裝芯片監測身體狀況。大腦芯片都為這些人都來更美好的生活,但科學家與醫生也都很擔心安裝后,會產生排斥的副作用。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學者近期打造了一個比鉛筆筆尖還小的芯片,成分主要是由矽氧樹脂(silicon)和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所組成,而因為此芯片有這些精密的成分,讓它能夠具備傳輸資料的功能,像是一些生命數據─顱內壓和大腦溫度,在植入幾天后,因為接觸到大腦中的有機物質,此芯片更會自動分解,避免人體免疫系統在這段期間開始運作。
目前此芯片已在老鼠的大腦中成功的分解,研究學者正計劃開始嘗試人體試驗,希望未來能幫助腦部受到重創的病患在手術時,監控他的顱內壓,以免造成日后不堪設想的后果。
而因其不對病患造成健康方面傷害的特性,此枚芯片的用途將來也不設限,不僅能拿來用在監控大腦的活動,提供醫生有效的生命數據外,也將可能用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上。在未來,在各部位植入監測器布再僅限于醫療上的特殊情況才使用,而更有可能在許多大大小小的醫療手術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