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就知道:中美兩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差異究竟有多大
2015-09-30 20:27:56 technews北京時間9月24日,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在美國西雅圖微軟公司總部舉行,多名中美互聯網科技公司CEO參加了本次論壇,可謂冠蓋云集。當然,本屆中美互聯網論壇能夠備受輿論關注,不僅是因為齊聚了全球最頂尖互聯網科技公司CEO,還迎來了一位特別人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從全球主要媒體會后新聞報道來看,美國方面派出了英特爾、高通、蘋果、IBM、Facebook、亞馬遜等11家企業的“豪陣”參加了本次互聯網論壇,而中國方面參加此次論壇的公司有15家,除了兩家投資公司之外,主要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聯想、曙光、浪潮等。
據悉,在本次互聯網論壇上,中美雙方企業達成了多項合作。百度和微軟加強在搜索領域合作,浪潮和思科決定共同成立中國合資公司等等,這些都是本次互聯網論壇的成果。
除了合作之外,最為媒體津津樂道的就是中美雙方參加本次論壇嘉賓陣容。
論壇期間,網上流傳著一張本次會議的嘉賓合影,眾位互聯網科技界大佬圍著中國國家習近平主席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站成3排。有熱衷考據的網友計算出了這張照片上所有嘉賓背后所代表的企業的身價,中美雙方公司的市值(或估值)總計超過了2.5萬億美元,這相當于2014年中國GDP的四分之一。
不過,如果把中美兩國公司分開來看的話,美國11家公司的總市值(或估值)超過2萬億美元,是中國15家廠商的4倍多,領先優勢非常明顯。從下圖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國參加本次論壇的15家公司的總市值(或估值)還不如蘋果公司一家大。
當然,通過對市值的簡單對比還無法看出中美雙方公司的具體差異。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出席本次互聯網論壇的公司名單,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中國方面純互聯網公司居多,而美國參會的企業則主要是半導體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企業,諸如高通、英特爾、AMD、思科等。
由此可見,現階段中國和美國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半導體和網絡基礎設施領域。
眾所周知,半導體和網絡基礎設施是現代互聯網世界運行的基礎,光有互聯網的繁榮而不掌握背后支撐其運行的核心技術,這就相當于自己家里的鑰匙掌握在別人手里,難言網絡安全。
當然這并不是說純互聯網模式在商業價值上就輸于半導體和網絡基礎硬件產業,只是我們在發展互聯網產業的同時,還需改變半導體技術落后的現狀。想必這也是中國近幾年大力扶植和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