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爆發前夜 服務生態運營將成汽車行業決勝關鍵
2019-04-22 10:30:17 雷鋒網其實,不僅僅是大眾,眾多車企們都已經意識到軟件研發和服務應用的重要性。比如奔馳、寶馬、福特等傳統車企們都紛紛接入了語音交互及AI服務能力;而在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中,軟件工程師的數量都已超過了硬件工程師。
這意味著,如今的車廠們比拼的并不僅僅是硬件實力,尤其是在基礎能力越來越趨同的情況下,軟件和應用服務將會是接下來決勝的關鍵。
而在上周剛剛開幕的上海車展上,驀然認知的聯合創始人龔思穎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4月18日,上海國際車展上,龔思穎受邀參加了雷鋒網舉辦的《AI+智能汽車創新峰會》,并對服務生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服務生態運營,將會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戰場 。
針對龔思穎的演講,雷鋒網做了如下整理:
車聯網在未來3-5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龔思穎認為,隨著5G和AI技術的發展,在未來的3-5年內,車聯網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針對這個推斷,龔思穎在演講中引用了數據加以佐證:據新華網和賽迪顧問聯合發布的《車聯網產業發展報告(2019)》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車輛網市場規模約為486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1年將增加至千億元。同時,就增長速度而言,預計到2020年市場將迎來爆發期,增速超過60%。
這種爆發式增長得益于兩點,一方面是5G技術的日趨成熟,其低延時、高可靠的特性將為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和關鍵支撐;另一方面,以語音交互為核心的多模態交互的發展,解決了之前制約車聯網發展的瓶頸問題,也在極大程度上加速推進了車聯網發展。
服務生態運營,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戰場
隨著網聯化的普及,汽車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第三生活場景”,人們希望看到汽車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功能。根據易車發布的《208中國消費者車機使用體驗與偏好調查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有近60%的消費者希望車機能實現生活服務相關功能。
而驀然認知早在一開始就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并著手開始準備。截至目前,已經接入了包括娛樂、旅游、出行、餐廳等在內的50+服務和10+消費平臺。不過,驀然認知所做的可不僅僅是鏈接服務這么簡單,而是通過其云端平臺和核心大數據能力將這些服務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覆蓋內容、O2O、LBS服務、電商等不同服務種類的生態體系。通俗點兒來說,車主并不需要安裝各種應用,只需要說一聲“你好小驀”,便可以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來獲取這些服務。
而在近日,驀然認知又將其服務版圖拓展到了國際。
在17號的車展上,驀然認知和英國定位公司what3words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將各自優勢的智能語音和精準定位相結合,提供給車主們更加適用于智能車載環境的導航服務。據悉,what3words在歐洲選擇了與Nuance合作,在北美選擇了SoundHound,作為首次進軍中國,其選擇驀然認知,想必也是看中了驀然認知在業內的口碑和影響力。
不過,僅僅只有服務還是不夠的,如何讓這種服務普及并被車主們接受,才是接下來的重點,也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服務生態運營”。
服務生態運營任重道遠
雖然在汽車業內,服務生態早已得到重視和普及,但是,如何讓普羅大眾能夠接受、喜愛并養成使用習慣,依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此問題,龔思穎認為應該從產品設計及線下銷售兩方面來解決,為此,驀然認知選擇了聯合服務商、設備商們一起來進行運營。
首先在產品設計時,應該讓產品根據相應的時間、地點進行條件觸發,從而主動引導用戶去習慣使用這些功能,比如在車主結婚紀念日的前幾天,小驀會主動提醒車主是否需要買花和預訂餐廳;當途徑車主常去的影院時,小驀會主動詢問用戶近日有新上映的電影,是否需要買票等。另外,聯合設備商對銷售人員進行培訓,這樣車主在買車時就能全面了解到汽車所攜帶的相關服務,從而為之后的習慣建立打下基礎。
當然,習慣的建立也需要一些外部的激勵,比如社區建設,通過分享機制、積分獎勵等都可以讓用戶盡快的養成習慣,增強用戶粘性,除此之外,車家互聯等相應的IoT服務也是驀然認知為此所做的努力。
這其中也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也是最為車主們所關注的——行車安全。不過,以語音交互為主的多模態交互,已經在極大程度上避免了車主們因為手動操作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為了能在更大程度上減少車主在行車途中不必要的分神,驀然認知也進行了基于服務、地點、內容及IoT等方面的精準推薦,避免了用戶花費過多的精力在與行車無關的問題上,比如,當一位愛喝美式的車主說想要喝咖啡時,小驀會直接推薦附近的美式咖啡,高效快速,一語直達。
何小鵬在談到智能汽車時曾說:“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而不在制造,原因在于,智能汽車不是一款型號的制造,而是一個生態”。如今,我們看到,不僅僅是新造車們,傳統車企們也都紛紛開啟了服務生態的拓展和運營之路,在車聯網爆發前夜,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關鍵詞: 車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