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會招惹美國?解析威盛將x86技術打包出售上海兆芯的影響
2020-11-04 12:34:42 財訊(臺)為什么威盛要選在這個時間點賣?賣了之后對威盛,甚至對整個半導體產業又會造成什么影響?
若以整個交易來看,對威盛與中國大陸而言算是雙贏局面,但關鍵在掌握x86 核心技術專利的英特爾會以什么態度處理這宗交易。另外,臺灣地區近期也要修改《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相關法令,未來出售各種高科技技術或專利給中國大陸業者時,需要事先取得許可,威盛選在此時出售,也有規避相關法律的意味。
對威盛而言,這些技術專利已很難為威盛創造更多利潤。由于威盛技術落后,x86 性能與功能都無法滿足主流消費市場,難以取得市占并創造營收,導致可投入研發經費也不斷減少的窘境。惡性循環之下,應用范圍也越來越窄,賣給兆芯反而有機會借中國大陸業者之手重回消費應用領域。
整宗交易讓威盛獲利將近2 億美元,可看做相關技術的剩余價值一次性打包清倉,往后威盛就不必再花費時間與人力成本發展維護相關架構,可以更專注本業營運。
對中國大陸來說,由于半導體設計與制造等上游技術被美方打壓,故中國非常積極推動核心運算架構自有化。不久前中國透過復雜交易手段拿到MIPS 處理器架構,同時也積極推動RISC-V 中國聯盟成立,推動相關架構發展,但這些架構都有一樣缺點,就是市場化能力不足,應用支持也有限,因此只能應用在比較冷門或非開放性平臺。
x86 核心是經過長久驗證,并擁有最多應用資源的架構,拿到相關技術,對于降低對美方處理器架構的依賴會有明顯效果。只不過,威盛賣給兆芯的技術架構落后市面主流架構甚多,要發展到能與主流架構一較高下,難度恐怕不下于發展7 納米以后的先進制程。
但中國大陸這邊也沒有太多選擇,由于中美貿易戰,中國許多上游設計技術或制造能量都被美方掐斷,中國急需一套可打進主流應用的運算體系當作備案,避免將來連英特爾、AMD之類的主流處理器也中斷供應;威盛x86 處理器雖然不夠先進,但也比目前已自有的中國芯更優秀,這應是中方愿意花大錢買下相關技術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過去對x86 技術專利的控制非常嚴格,外部公司甚少拿到相關核心的使用授權。早年聯電曾利用逆向工程自行發展設計制造完全相容的486 處理器,但被英特爾告上法院,最終聯電放棄制造。
當初威盛透過收購Cyrix 取得x86 技術時,也曾被英特爾告上法院,但威盛反告英特爾違反反托拉斯法,迫使英特爾讓步和解,自此威盛成為少數擁有x86 專利的業者。
而2016 年,AMD 剛推出新的Zen 架構,為籌措營運資金,曾向中國海光先進技術投資公司授權基于x86 核心的Zen 架構處理器,以及SoC 相關IP,入帳2.93 億美元。當時英特爾聲明表示,AMD 此舉恐怕違反當初交互授權協議。但中國大陸方面透過成立子公司,將x86 專利技術的管理和芯片的制造切開,同時讓AMD 拿到x86 專利管理公司過半股權,借此規避英特爾的法律大錘。AMD 也僅授權一代Zen 核心,后續架構就不再授權,英特爾后來也沒有多追究。
此次威盛將x86 架構與相關技術包裝賣給兆芯,其實與當初AMD 將Zen 架構授權給海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倒是英特爾至今保持低調。畢竟英特爾近來流年不利,處理器被AMD 壓著打,市占大不如前;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原本占英特爾28% 營收的中國市場有不少敏感訂單,都被迫取消。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