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臺積電、三星 3納米雙雙受挫!研發難度倍增,量產恐延期
2021-01-02 13:54:00 EETOP據Digitimes消息稱,臺積電、三星電子大舉宣布了3納米計劃,但近期市場傳出,臺積電采用FinFET技術的3納米制程進度已出現延遲跡象,而率先在3納米世代導入GAA技術的三星,亦已面臨技術卡關。
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三星、臺積電為了因應制程推進難度飆升早已超前部署,2021年起雙方對決戲碼加映先進封裝,此也是攸關三星能否彎道超車奪勝關鍵。
臺積電2020年資本支出、業績再創新高,2021年研發、擴產腳步持續踩油門,然近日市場傳出臺積電全力擴大5納米產能,2021年首季大宗產能仍由蘋果(Apple)囊括的消息。
對此,供應鏈表示,華為訂單歸零效應,臺積電早已列入2020年產能規劃藍圖中,由其未下修營收,反而調升資本支出,兩者皆創歷史新高,且向供應鏈說明至2024年每季產能變化觀察,顯見未受華為禁制令沖擊,對于華為釋出的產能缺口可由其它客戶填補的預測,掌握度相當高。
據了解,早在5納米于2020年第2季正式量產前,臺積電就已確立至2024年產能逐年拉升規劃;5納米2020年第3季單月出貨片數即沖上8萬片,第4季單月再增1萬片,2021年上半除蘋果訂單維持高檔外,加上超微(AMD)、聯發科、博通(Broadcom)、賽靈思(Xilinx)、比特大陸等大單陸續量產,單月產能拉升至10.5萬片。
2021下半年眾廠集結,臺積電單月產能約12萬~12.5萬片,一直延續至2023年,2024年美國新廠加入后,5納米家族全年單月產能預估將增至14萬~14.5萬片。
2018年量產的7納米與7納米EUV制程,目前產能持續爆滿,一路滿載至2021年底,2020年第4季至2021年全年單月產能達14萬片,2022~2023年單月再增1萬片,2024年估計可達16~16.5萬片。
16納米及以上制程于2020年第4季單月產能約68萬片,2021年上半拉升至71萬片,2021年下半略增至73萬片,2024年估計單月產能約76萬片。
而技術門檻更高、良率難度大增,同時代工價格也再飆升的3納米,臺積電所釋出量產時程為2022年下半,然據了解,3納米在2021年下半單月產能就有小量3萬片,2022年在蘋果大單承諾下,平均單月出貨逾3萬片,2023~2024年全面放量,平均單月出貨將達10.5萬~11萬片。
而2納米預期在2021年下半會有進展,2022~2024年也有4萬~4.5萬片小量生產。另外,傳出臺積電暫定會在2023年下半推出2.5納米(或稱3+)制程,為2納米先暖場,2023年2納米單月產能約4萬片。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傳出臺積電、三星3納米制程推進皆卡關,正式量產時程可能延后1季,供應鏈透露,臺積電11月下旬舉行南科晶圓18廠3納米廠新建工程上梁典禮,并已通知設備供應鏈,將會在2021年第3季中正式開廠,設備將按計劃入廠裝機。
然據了解,采用FinFET技術的3納米制程進度已出現延遲跡象,目前仍停留在研發階段,原預期2020年底須推進至mini-line試驗,提前調試關鍵設備,以此推算放量時程恐延一季,臺積電2021年上半能否追上進度仍待觀察。
相較臺積電謹慎小心在2納米才采用GAA技術,三星則是宣布3納米世代就會導入GAA技術,然操之過急也傳出面臨技術卡關,量產時程難以確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