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家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0-11-09 13:27:25 新華社微分幾何學起源于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里奇流”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陳秀雄與王兵團隊長期研究微分幾何中“里奇流”的收斂性,運用新思想和新方法,他們在國際上率先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困擾數學界20多年的核心猜想。
據了解,他們的研究耗時5年,論文篇幅長達120多頁。王兵說,就像在寫一篇小說,“不同之處在于,靠的是邏輯推導而不是故事情節推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篇幅浩繁、審稿周期漫長,這篇論文從投稿到正式發表又花了6年。不過,這么長的發表周期在數學界并不鮮見,因為審稿人需要足夠多的時間去了解新的概念和方法。
《微分幾何學雜志》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唐納森稱贊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