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半導體企業兼并重組加劇,
芯片業掀起并購浪潮,全球并購交易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本土集成電路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紫光集團與
英特爾的
交易為該公司挺進全球最大
芯片市場創造了更多機會,也標志著中國
芯片產業在全球
半導體產業鏈中開始扮演重要力量。”中國
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
長徐小田在11月3日在上海召開的ICCHINA2015新聞發布會間隙對《每日經濟新聞》指出。
中國
半導體企業整合進入2.0時代
徐
小田對記者表示,對于國內
半導體行業來說,國內龍頭企業陸續啟動收購、重組,如FOUNDRY與先進封裝攜手共進,帶動了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大整合,也帶
動了集成電路市場的投資熱潮。通過并購,可以互取對方的技術強項,快速提高市場占有率,將成為今后的主流。中國
半導體企業整合進入2.0時代。
記
者注意到,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
半導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基礎產業,也是中國的戰略性基礎產業。《中國制造2025》指出,要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
略,聚焦制造業綠色升級、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創新三大方向,并提出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電子行業的眾多新興子行業中,集成電路、北斗產業、傳感
器、智能家居、LED等有望在本輪升級轉型中脫穎而出。
根據中國
半導體行業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
額為685.5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225.1億元,同比增長25.6%;制造業銷售額184.9億元,同比增長20.3%,
增幅較快;封裝
測試業銷售額275.5億元,同比增長8.2%。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和增長最快的
半導體市場。近些年來中國集成電路創新
能力顯著提升,其中
IC設計能力不斷提高,
芯片制造能力持續增強,先進封裝技術產業化能力不斷增強。”徐小田表示,集成電路產業鏈建設步伐加快,高端設備
和先進材料發展迅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一批優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國家大基金預計2015年向
芯片業投200億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9月正式成立以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頻頻出手,在
芯片行內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其中包括:31億港元參與中芯國際的增發;向紫光集團投資100億元;參與A股企業長電科技的收購案等。
“國
家大基金預計2015年向
芯片業投資200億元,其中前8位代表性企業中有6家企業,會參與即將在上海舉行的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
半導體業界盛會之一的‘中
國國際
半導體博覽會暨高峰論壇’,這批萬億級的“整機與
芯片”的聯動展示,代表著一種平臺助力中國
半導體產業強勢崛起。”
徐小田介紹,6家參與本次ICCHINA2015展的包括紫光展訊、中芯國際、江蘇長電、珠海艾派克微等龍頭企業;上海微電子、深南電路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企業—01專項、02專項;更有大唐電信、華大
半導體等代表
半導體國家隊出場。
“在
當下的產業大環境中,結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全面開啟布局投資、聯合研發體系、并購重組等組成的‘四駕馬
車’,將聯合推動
半導體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共同助力實現‘大國重器’之路。”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表示,“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的環
境和國內市場強勁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臺灣與大陸業者之間不斷加強合作、整合優勢資源、同臺競技,未來兩岸協同發展的半
導體新格局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