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華芯通本月底關閉,Arm服務器的困局與中國芯前進的挫折
2019-04-21 07:54:22 雷鋒網對此消息,高通和華芯通暫未官方回應。不過第一財經報道稱,華芯通CEO汪凱已經離職,關于華芯通關閉的的傳聞表示“一言難盡”。
華芯通關閉的傳言迅速引發的巨大的討論,關鍵點主要是Arm服務器的成敗以及對中國芯發展的影響。
從Arm服務器說起
在華芯通的官網在最新動態中,Arm是最顯眼的關鍵詞,領導視察以及戰略合作則同樣多次出現。那么,我們就從Arm說起。2016年1月1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為合資企業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揭牌。合資公司將專注于設計、開發并銷售供中國境內使用的先進服務器芯片。
在服務器芯片市場,英特爾x86架構芯片擁有領導地位,但利潤豐厚的服務器市場吸引了眾多公司進軍這一市場。其中不乏芯片巨頭,并且他們都嘗試使用在移動處理器領域非常成功的Arm架構挑戰英特爾的x86架構。
AMD早在2012年就進行了嘗試,時任CEO羅瑞德宣布AMD的新戰略,稱AMD將獲得Arm指令集授權,并將推出基于Arm的低功耗服務器芯片,預計2014年出貨。在此之前,AMD花費3.34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專注微型服務器市場的公司SeaMicro。
隨后,AMD推出首款AMD Arm處理器Seattle(后來的Opteron A1100系列),A110處理器基于Arm Cortex-A57架構改良。當然,AMD還在進行Arm架構的優化,也就是K12處理器。AMD對K12架構寄予厚望,甚至推出了Sky Bridge計劃,將K12處理器與X86設計成針腳兼容的產品。不過,K12架構一直延期,2016年未能上市,項目架構師Jim Keller也從AMD離職了,AMD買來的SeaMicro也被放棄了,最終AMD的Arm低功耗服務器項目名存實亡。
當時,有分析認為,放棄Arm服務器對對AMD來說是件好事,因為這會在兩年內幫助AMD節省至少2500萬美元的費用。
芯片巨頭們的“潰敗”
AMD之后,GPU巨頭英偉達曾探索使用其64位Tegra處理器打入服務器市場,但最終改變了戰略,只提供與其他公司的Arm服務器芯片配套的圖形芯片。三星也一直在大力開發Arm服務器芯片,從AMD服務器部門挖了高管負責相關項目,不過早已被放棄。
除此之外,Applied Micro、Cavium、Calxeda、Marvell也都積極開發基于64位Arm v8架構的服務器芯片。Arm也對服務器市場寄予厚望,Arm計劃2017年占領10%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不過無論是Arm還是芯片廠商們都沒能實現這一目標。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通選擇與貴州政府合作顯然是一種更有保障的做法。一方面,中國的芯片的發展必須得實現自主和安全可控,同時由于開發出的芯片只用于中國境內使用,這將保證合資公司的訂單。資料顯示,華芯通首期注冊資本18.5億元(約2.8億美元),貴州政府占股55%,高通占股45%。
2017年,高通Arm架構服務器芯片Centriq 2400開始出售,采用三星10nm工藝,功耗和成本優于英特爾鉑金版至強8180處理器。芯片發布時,微軟表達了對這款芯片的興趣,但在此之后高通一直對進度保持沉默。
2018年5月份,彭博社引援知情人士透露,高通準備放棄數據中心服務器芯片。6月,又曝出了其數據中心部門裁員約280名。不過,高通否認其退出服務器芯片市場。
Arm服務器的困局與華為的入局
經驗豐富的芯片巨頭們想要用Arm架構服務器芯片挑戰英特爾都沒有成功,這其中,性能和功耗并非是關鍵,因為高通Centriq 2400功耗和成本優于英特爾鉑金版至強8180處理器,關鍵的是軟件及生態。
現今,云計算服務器領域大部分都使用Linux內核操作系統。Linux的創始Linus Torvalds認為:“現在開發者大多都在以x86為基礎的平臺上進行開發,并且在開發過程中開發者使用的機器也是x86架構,這可以方便的將云端應用部署到服務器上。但是,如果使用Arm架構的服務器,開發者在x86架構的本地機器上進行開發,這樣會造成測試與工作環境不匹配。因此,云計算提供商會將其他的處理器架構的優先級降低,導致其他指令集架構的處理器更加無法進入這個市場。”
Arm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2018年10月,Arm推出了Neoverse品牌,雖然與Cortex-A一樣都是基于Arm指令集的IP產品,但主要面向高性能計算市場。
于此同時,Arm宣布推出基于Arm的服務器合規計劃ServerReady,與芯片供應商、獨立固件供應商、操作系統和虛擬機管理程序供應商、OEM、ODM、獨立硬件供應商和云基礎設施供應商共同定義了服務器基礎架構規范(Server Base System Architecture - SBSA)中的最低硬件要求,以及服務器基本啟動需求(Server Base Boot Requirements - SBBR)規范中的最低固件要求。 希望盡可能利用行業標準并創建新的Arm規范,以實現互操作性。
同時,Arm還宣布Ampere、華為、華芯通、Marvell和Qualcomm以及多家ODM已經獲得了Arm ServerReady 1.0版證書。
不久后,2019年1月,華為宣布推出Arm架構處理器鯤鵬920(Kunpeng 920),以及基于鯤鵬920的TaiShan服務器、華為云服務,將主要應用于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根據華為的說法,鯤鵬920是目前業界最高性能Arm架構處理器。典型主頻下, SPECint Benchmark評分超過930,超出業界標桿25%,能效比優于業界標桿30%。
在推動Arm架構服務器的發展中,Arm也非常積極。今年2月,Arm發布Neoverse N1與E1全新平臺,經7nm優化,可實現更高性能,并且兼具高可擴展性,希望推動下一波基礎設施平臺轉型。
這一次,另一重磅玩家華為入局,加上Arm積極的推動,Arm架構服務器芯片能否破解難題?難度依舊巨大但仍然需要保持樂觀。上周有報道指出富士通開始生產日本百億億次超算,與現有的超算相比,下一代京超算最大的變化就是處理器從SPARC64架構全面轉向Arm,此前富士通就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ARMv8 SVE(可伸縮矢量擴展)芯片。
中國芯的挫折
回過頭再看華芯通將關閉的傳言,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中國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挫折。由于華芯通是與高通的合資公司,在高通退出服務器芯片市場消息傳出之后,當時業內人士緊接著提出了接下來 “華芯通怎么辦”?的質疑,并且質疑開始蔓延。隨后,華芯通發布了“嚴正聲明”,稱個別自媒體為“不實言論”,自己為“強芯夢”在繼續努力。
高通公司總裁阿蒙也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表示:"我們并沒有退出服務器芯片業務,作為華芯通的股東,高通會在技術專長,設計能力和管理方面繼續為華芯通提供重要支持和幫助,保證華芯通擁有充足的資源,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實力。"
不過,對于芯片這樣高技術門檻的產品,技術引進往往會從貼牌或者馬甲產品開始。只有經過幾代技術發展和迭代演進,才能慢慢積累真正自主的產品。如今非常強大的蘋果A系列處理器同樣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因此,高通如今在Arm服務器業務上的狀況顯然對于華芯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也就不難理解華芯通所遭遇的困局。當然,這只是從技術和Arm服務器發展的角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