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86 在物聯網雖“失寵”,但英特爾和 ARM 的競爭仍在持續中
2015-11-05 08:55:15 雷鋒網兩年前,英特爾針對物聯網領域推出了 Quark 芯片,其尺寸僅為 Atom 的五分之一,堪稱市面上最小的 x86 處理器。目前這款芯片已經用在了英特爾的 Curie 平臺上。
今年 5 月,三星也推出了 Artik 平臺,雖然入局稍晚,但是三星仍然擺著一副要跟英特爾搶未來的架勢。此外,高通有 AllJoyn 平臺、蘋果有 Homikit 平臺,個個不好惹。
英特爾是在移動網絡時代吃了大虧的,現在又遭到三星和高通兩個老冤家的進逼,英特爾也開始回擊,進一步擴大物聯網產品線。
3 日,英特爾在美國圣達戈舉辦年度大會,并且正式公布了 3 款 Quark 微控制器:Quark D1000 芯片和 D2000 芯片以及 Quark SE 芯片,其中第一款芯片問世不久,D2000 會在今年年底推出,Quark SE 則要等到明年上市。Quark D1000 采用 32 位 x86 架構,頻率為 33MHz,而 TDP 也僅為 0.025W。其他兩款 MCU 則沒有公布太多細節。操作系統方面,其子公司 Wind River 也發布了兩款產品,一款是 Rocket,主要面向 32 為 MCU;另一款是 Pulsar,可同時相容 x86 和 ARM 處理器。
除此之外,英特爾也開始面對現實,不再“迷信”x86 了。
MCU 市場上仍以 ARM 架構為主,而英特爾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再在公開場合大肆宣傳 x86 架構。毋庸置疑,英特爾希望在物聯網領域淡化 x86 的地位。
另外,雖然 Quark 仍然基于 x86 架構,但不是目前的 Core 結構,而是和 ARM 類似更加傳統的 ISA 指令集的另一個擴充,不僅精簡了指令還避免了太多不必要的耗能,避免了太多不需要的處理時間,而且大大擴充了通訊方面的指令。
英特爾物聯網集團負責人道格拉斯·戴維斯(Douglas Davis)表示,“Quark D1000 芯片源自 x86 芯片設計,但不是一款 x86 芯片。這是因為它不能執行 Windows 操作系統和其他傳統的 x86 軟件。許多開發物聯網應用的公司都不依賴傳統操作系統。”
ARM 相比傳統的 x86,最大的優勢就是 ARM 指令集是 Open 的,而英特爾的策略相對封閉,這是 ARM 在移動設備上秒殺 x86 的原因之一。
英特爾曾表示,Quark 可以給協力廠商發揮的空間,客戶可以將功能模組集成至 Quark,甚至可以將 Quark 給代工廠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