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眾核架構芯片首秀 單顆破萬億次計算
2011-11-19 10:18:55 本站原創除了介紹Xeon E5系列,Intel 16日還首次展示了基于眾核心(MIC)架構的新型協處理器“Knights Corner”,根據DGEMM測試其雙精度浮點性能已經超過一萬億次每秒(1TFlops),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做到這一點的處理器芯片。
相比之下,目前最強大的專用并行加速器是NVIDIA Tesla M2090,雙精度浮點峰值性能665GFlops(6650億次每秒),大大低于Intel KNC。
回首1997年,Intel曾經利用9298顆Pentium II Xeon處理器打造了第一臺計算性能突破TFlops大關的超級計算機“ASCI Red”,整套系統占據72個機柜,而KNC只需要一個PCI-E擴展插槽就可以了。
KNC協處理器將是第一款投入商用的MIC架構產品,計劃采用22nm Tri-Gate工藝制造,核心數量超過50個,頻率1.0-1.2GHz。通過搭配同步推出的Xeon E5系列,KNC既可以利用專為高度并行負載設計的新架構提供超高性能,又可以兼容現有的x86編程模型和工具。
按照Intel的設想,Xeon E5系列是高性能計算的基礎,MIC架構芯片則專門執行高度并行的計算密集型任務,二者相輔相成。
德克薩斯高級計算中心已經聯合戴爾,率先部署了一套擁有八個Xeon節點、八個MIC節點的試驗集群,十月份投入運行,主要用于生物化學、天體物理學、計算流體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嗨計劃在2013年一月建成類似結構的新系統“Stampede”,性能超過10PFlops。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也在十月份建成了一套42個Xeon節點、84個MIC節點的試驗系統,評估高度并行編程模型,可在數天內完成計算流體動力學任務。
此外,Intel曾在漢堡舉辦的2011國際超級計算會議上宣布要在2018年實現百億億級(Exascale)性能、且功耗僅比現有頂級高性能計算系統增加一倍的目標。今天,Rajeeb Hazra就公布了幾項新計劃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Intel和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BSC)簽訂了一份長期協議,旨在與該中心合作,在巴塞羅那建立百億億級實驗室。這將是繼法國巴黎、德國尤利西(Juelich)和比利時魯汶(Lueven)的實驗室之后,Intel在歐洲成立的第四個百億億級研發實驗室,而它將專注于編程中的可擴展性問題以及百億億級高性能計算系統的運行時系統。
此外,英國科學和技術設施委員會(STFC)也與Intel簽署了一份備忘錄,旨在共同開發和測試未來高性能計算機所需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