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3LED照明市場
2013-01-15 20:03:20 本站原創經過前幾年的狂歡后,LED照明行業的后遺癥不斷顯現出來,其洗牌期恐怕要持續到2014年中期。如果LED照明企業不及時看清市場環境,就有可能重蹈光伏產業復轍。一時之間,一直被政府和業界看好的LED光源陷入前途未卜的僵局。同時,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亂象后的業界開始冷靜思考LED光源未來發展方向。對2012照明行業進行冷思考的同時,展望2013年,照明行業將會有哪些發展方向?
LED照明冷思考:警惕“好心辦壞事”
日前,上海情人士稱,LED照明在上海曾是政府眼中的“香餑餑”,對LED上游芯片企業大都給予了巨額補貼。然而,今年以來,獲得補貼的企業并未取得任何成效,該人士稱上海開始抑制LED照明發展。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政府推出了MOCVD補貼政策,使得中國其他地方政府紛紛效仿,但是在去年年初,揚州便叫停MOCVD補貼政策,后各地MOCVD補貼逐漸叫停。顯然,倘若該知情人士所透露的上海將開始抑制LED光源發展,那么這極有可能是LED光源在全國發展中的一個縮影,各地政府對LED光源的發展規劃或也漸回理性。
LED發展至今,出臺的政策補貼一項接一項,從上游設備到下游應用采購一應俱全。但是,到底有多少企業真正是沖著為研發,為擴產,為行業發展做貢獻出發,而非當成“零用錢”自己花呢?如果補貼到位,企業發展卻毫無見效,政府應該采取何種手段拯救?又是否需要走法律程式問責?還是說老百姓的血汗錢虧了可以不加追究?另外,巨額的財政補貼政策宣告終止后,受到補貼的企業會面臨什么樣的處境?這又將對行業造成什么影響?這些重要問題都需要深入思考。從一哄而起到如今“竹籃打水一場空”,政府補貼無可厚非,但指導思想與選擇的發展路徑顯然應該重新思考,警惕變成“好心辦壞事”。
展望2013年國內LED照明市場
回顧精彩卻多難的2012年,百感交集。年初德士達老板跑路,年尾大眼界欠款關門,專利戰此起彼伏,行業標準層出不盡,人才挖角屢見不鮮,員工跳槽應接不暇,價格跌跌不休,市場冰障不破,上市潮漲,訂單低落……行業充滿了悲愴,但是也有些許希望讓大家看到了未來的光明,政府招標如火如荼,禁白補貼大步邁進,上游技術國產化突破,下游管道猛烈進展……
行業中鬧劇叢生,數不清的“羅生門”,多少人騎著過山車跌宕起伏,多少人在貫穿12個月份的“精彩”中迷失自我,只是,到底誰是誰非,到底如何解脫,至今還是沒有個定論。或者大家都沒有錯,鳥為食亡,更何況人呢?誰沒有個發財夢?或許,這個時候的寒冷來得正是時候,讓人清醒地認識到再美好的夢想也要經得住時間的洗禮,但是如果心態好,現實也不至于太過殘忍。
在政府的大力引導下,從業者對LED行業前景過于樂觀,導致LED行業在2102年掀起了投資熱的最高潮。但是經濟定論推算出,政府太過力推導的行業往往發展過快,與市場脫節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才導致了繁華與見底并存。展望2013,是否依然還有政府大刀闊斧的支持?LED企業到底還有哪些期待?LED行業又將面臨著怎么樣的局面?分析如下:
1、火上澆油的投資熱
2013年依舊將有大量資金涌入到LED行業當中來,尤其是大型公司轉行投進LED行業當中。此外2012年LED公司IPO形成的“堰塞湖”現象有望在2013年得到緩解,會新增一批LED上市公司;
2、吹氣球的產能暴增
由于已經上市的LED公司會進一步加大產能投入以及大量資本流入LED行業,2013年我國大陸LED產能可能持續暴漲,尤其是LED照明領域在受市場前景的誘導下,產能會迎來新的高點;
3、霧里看花的國內市場
就兩部分來說,LED照明方面,雖然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援LED產業發展,管道建設將成為眾多企業競爭的關鍵,受制于成本下降難度和市場難以起量的相互影響,產品價格還沒有達到市場需要的程度,所以中國大陸市場上2013年不太樂觀;LED顯示幕領域的發展已經遇見了“天花板”,市場將由幾家比較大型的LED顯示幕企業瓜分;
4、更嚴峻的國際市場
由于美元對人民幣持續貶值,導致中國造LED產品的唯一優勢價格優勢也在不斷削弱,相比之下歐洲市場隨著歐債危機的緩解和LED概念成熟而開始起量,但是由于日韓LED市場相對飽和,包括三星、LG、松下、索尼、東芝等眾多日韓系品牌開始加碼強攻歐洲市場,未來一段時間,歐洲市場硝煙將在飛利浦、歐司朗等歐洲本土品牌與日韓系品牌之間燃起,而缺乏技術優勢的中國品牌僅憑價格優勢難以有所作為;
5、繼續糾結行業標準
目前中國市場涌現很多LED行業標準,但是LED市場依舊是魚目混珠。隨著LED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行業標準也會隨之改變,LED行業標準并非一蹴而就,但是要與時俱進。所以隨著2013年LED某些技術方面的進步,行業標準將繼續處在爭論的漩渦當中;
6、雪上加霜的倒閉潮
由于大量資本進入LED行業,加上眾多政府政績LED工程成為“爛尾”給企業增加壓迫感,而市場方面得不到較大的開放,企業勢必在行銷方面打亂戰,應收賬款加大,貨款周期延長,公關費用增加等等成為企業新的負擔,進而導致多家公司在劫難逃。
與此同時,政府的宏觀調控基本出臺,中國LED產業隨著上游端技術的國產化,有望導致LED成本降低,借此契機2013年LED市場擴充的速度較之2012年應該有所加快。但是技術依舊是考驗各大企業的絆腳石。不過LED產品在細分應用領域應該更為明顯,產品將根據實際應用的場所設置性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