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專利費單臺手機上限2.5美元 蘋果三星也得交
2021-03-18 14:14:08 雷鋒網此外,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接下來將與包括蘋果、三星等公司在內的企業(yè)談判具體費率。
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紛紛大呼:干的漂亮!
5G專利數(shù)量全球第一,研發(fā)投入達900億
在發(fā)布會上,華為在知識產權方面亮出了“家底”,截至2020年,華為擁有超過10萬件專利,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fā)明專利,5G相關專利占比超6%。
根據(jù)德國專利信息分析組織IPlytics發(fā)布報告,截止去年5月,華為5G專利申請量,以3147項位列世界第一,三星、中興分別以2795項、2561項位列第二和第三。
其他依次為LG、諾基亞、愛立信、高通和英特爾。
據(jù)悉,華為公司2008年首次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PCT專利申請排名第一;2019年在歐洲專利授權數(shù)量排名第二位,在美國排名第十位;在國內,華為也是目前累計獲得授權專利最多的公司。
華為在5G方面的領導者地位毋庸置疑,那么華為為何在此時開始收費?對此,官方給出的回復是:大量的研發(fā)投入需要回報,以支撐產業(yè)繼續(xù)探索。
丁建新表示,
“任何先進的技術都要經過持續(xù)艱辛的努力探索才能獲得,華為在5G研發(fā)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希望能得到回報,讓公司有動力、有能力繼續(xù)做創(chuàng)新投入。當然,我們制定收費標準時也要考慮標準使用者的成本,考慮產業(yè)是否付得起這個錢。”
據(jù)悉,華為每年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占收入的10%~15%,近九年累計研發(fā)投入達到900億美元。
而關于這一問題,2019年任正非曾幽默表態(tài),“我們太忙了,發(fā)展太快了,沒時間收取專利費,當我們不忙的時候,閑下來的時候,即使要專利費,也不會像高通一樣要那么多。”
收費最低,單臺手機最高17.5元
華為,是繼高通、愛立信、諾基亞之后,第四家開啟5G標準收費的企業(yè),雷鋒網了解到,與其他三家相比,華為的單臺2.5的收費是最低的。如:
諾基亞:每臺5G手機專利費上限為3歐元;
愛立信:高端手持設備,許可費為5美元/部;低端手持設備,許可費最低2.5美元/部。
高通:使用核心專利加非核心專利,支持3G/4G/5G的手機,將收取2.275%~5%的專利費用。
按照這一收費標準,華為預計從2019-2021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在12億-13億美元之間。據(jù)了解,目前華為已與美國、歐洲、日韓的主要ICT廠家簽署了100份以上的專利許可協(xié)議。
受到美國制裁的影響,華為自研芯片無法制造,外購5G芯片關鍵器件受阻,導致其出售榮耀手機業(yè)務,智能手機的產量大幅下跌。此外,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在阻止華為成為其 5G 網絡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華為啟動5G收費計劃,或許將彌補因智能手機銷量受挫而帶來的損失。
不過,從其收費標準來看,華為并不打算將知識產權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
對此,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發(fā)布會上也表示:
“華為主要還是經營產品的公司,主要收入來源還是產品和服務,產品是我們長期收入的主要來源,對比華為整體收入,知識產權方面,我們并沒有作為主要收入來源。4G和5G華為投入的金額和時間是有區(qū)別的,標準的貢獻也不一樣,根據(jù)這些變化會去調整對外許可的費率和情況。”
接下來,華為將于蘋果、三星等公司談判具體費率問題,而關于最終界定的標準,宋柳平在采訪中表示將主要從兩點出發(fā):
第一,“我們貫徹FRAND原則,費率一般是按經銷價的百分比去計算,需要考慮研發(fā)成本投入,標準中的占比,鼓勵創(chuàng)新,綜合因素去考慮的結果,
第二,對于每個公司之間的相互許可的問題,還是雙邊談判,交叉許可等等會比較復雜。各個公司之間會有個統(tǒng)一標準,每個公司之間按照雙方交叉許可的討論后得出結果,這也是業(yè)界通行的做法。”
而對于華為發(fā)布的5G標準基本專利(SEP)費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前總干事Francis Gurry在論壇上表示,
華為此舉將推動業(yè)界廣泛采用和使用其5G標準,同時也將為其研發(fā)投資提供公平的回報。
5G時代,華為的主戰(zhàn)場
華為啟動5G收費計劃不可謂不大快人心。從2G-5G時代以來,中國手機廠商向以高通為代表的海外科技公司繳納了一大筆專利費。以高通的5G收費標準為例,如按2017年總出貨量4.36億部來算,國內手機廠商每年授權費就高達300億。
據(jù)了解,在5G來臨之前,高通一直是信息通信專利的領導者。如它所說,一部3G/4G手機,無論是什么品牌,什么操作系統(tǒng),它的移動通信技術中都有高通的發(fā)明。
而這些專利發(fā)明也讓高通賺得盆滿缽滿。據(jù)其2017年的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高通年總收入為222.9億美元,稅前總約為83億美元,其中,專利授權業(yè)務收入64.5億美元,稅前利潤51.8億美元,占高通全部利潤的63%。
不過,隨著信息通信產業(yè)的發(fā)展,高通在專利方面的高額營收在逐年消解。
據(jù)了解,高通掌握的最多的專利是2G,在CDMA上掌握著90%的專利,這是高通向包括華為在內的所有國產機收巨額專利費的最基礎的部分。
到了3G-4G時代,高通的專利數(shù)在逐年下降,如在3G上高通擁有27%的專利,到了4G,就只有16%,而5G則只有8%。
更重要的是,如果三大運營商停止使用2G/3G,意味著高通向國產機廠商們收的專利要減少至少一半。
去年中國電信已明確表示要關掉2G\3G網;中國聯(lián)通表示關閉2G,保留3G;中國移動表示關閉3G。
值得注意的是,在專利收費問題上,高通曾多次因濫用市場地位,強迫手機制造商為不必要的專利付費等問題而遭到指控。為此,2016 年韓國反壟斷機構還向高通開出約 8.54 億美元的罰單。
此外,2017年高通與蘋果之間爆發(fā)了一場長達三年的訴訟案。據(jù)悉,當時蘋果以高通公司壟斷無線設備芯片市場為由,將高通訴至美國向加州南區(qū)法院。蘋果稱,高通以不公平的專利授權行為讓該公司損失 10 億美元。隨后,蘋果又先后在美、中、英三國對高通發(fā)起多起專利訴訟。
不過,受制于高通的5G基帶技術,最終這場訴訟以和解收尾。
可見,在科技領域,掌握通信技術專利至關重要。在2G、3G、4G時代,華為有一定的專利數(shù)量,但相比于高通、愛立信、諾基亞等公司仍不具有話語權。不過在5G時代,華為顯然逆風翻盤,走到了行業(yè)發(fā)展的前列。
此外,與高通的一臺手機上百元的專利費相比,華為最高僅17.5元。這一價格也將幫助華為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EETOP 官方微信
創(chuàng)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chuàng)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