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融合組網模式未明:產業鏈進退維谷
2014-06-16 20:46:55 本站原創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發布的信息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的TD-LTE網絡將開始快速發展,預計中國市場全年出貨的手機中,38%將支持TD-LTE技術,中國將成為今年此類手機的最大市場。但整體而言,在4G終端領域,國外品牌仍占據半壁江山。據市場調查公司5月最新統計數據,只有兩款4G手機的蘋果排名第一,占有40.7%的市場份額,三星4G手機份額占據第二。中移動4G 用戶中,超一半用戶都是 iPhone 用戶。4G商用成為中國信息制造產業彎道超車的良機,但在當前中國對運營商4G組網模式尚未最終明確的背景下,國內產業鏈協同效應勢必被壓抑。
終端網絡先行掘金4G萬億盛宴
誰都知道,中國4G啟動意味著萬億盛宴的啟動,這場盛宴的規模到底有多大?早在去年底的時候,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曾指出,2014年通信業有望成為投資亮點,投資額有望超過3500億元,其中4G投資達到1000億元。在4G牌照正式發布后,有機構預測,在4G網絡建設前期,投資規模達5000億元左右,而在4G正式商用后,還將帶動終端制造和軟件等上下游行業,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雖然這些預測的數字并不那么準確,但都毫無例外地指出一個事實,那就是由4G帶來的產業機遇、市場商機將是數以億計。
2014年是中國4G元年,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4G而言,網絡和終端就是最為緊迫的“糧草”。從網絡建設方面的情況來看,綜合運營商相關信息,2014年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資本開支預算為3855億元,相比2013年的實際支出增長471.48億元,增幅為13.93%。盡管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較2013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但資本開支皆主要投向移動網絡及傳輸網建設。據了解,僅在2014年,三大運營商的4G設備投資就將達到1000億元-1200億元。如此巨大的投資還僅僅是第一年的費用開支,隨著4G網絡的不斷建設、優化,眾多網絡設備提供商無疑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從終端方面來看,盡管網絡還處于建設階段,但運營商早已在終端方面進行了布局,并按照3G時代的操作慣例——采用多種形式的補貼,以期加開“圈地”節奏。畢竟,在4G發展初期就能建立規模優勢的話,對后期的發展將大有裨益。
中國4G啟動進入第二個季度,相關產業發展不可謂不兇猛,但也要看到,4G的帶動效應尚未真正發揮出來,目前尚處于運營商以真金白銀來搶時間、搶市場的階段,而萬億盛宴的高潮遠未到達。
4G融合組網模式尚未明確,產業鏈進退維谷
當前,中國4G的潛力尚未真正充分發揮出來,國內廠商仍未占據市場主流,這其中固然有4G剛剛啟動的原因,但更為重要的是,當前的4G牌照布局抑制了產業鏈的活力。
按照中國4G部署安排,TD和FDD牌照都將發放,但在TD-LTE牌照發放之后,FDD牌照何時發放成為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一方面,中電信、中聯通苦求FDD而不得,另一方面,市場不斷有傳言稱,FDD牌照即將發放,監管層面也表態FDD牌照取決于運營商的申請情況和試驗情況。
現實情況是,中電信、中聯通早已申請FDD牌照的發放,相關試驗也早已開展,但FDD卻一直沒有發放,之前曾有傳言稱“5·17”發放,但最終也成為泡影。正是在這種格局之下,運營商對4G發展進退兩難,國內產業鏈在逐步發力4G的同時也抱著觀望、等待態度,從而導致4G產業鏈的協同效應一直不能真正發揮出來。
實際上,4G融合組網,即TD-LTE和LTE FDD融合發展已成為趨勢。在國際上也有不少融合組網的成功案例,如Hi3G公司在瑞典和丹麥部署的TDD/FDD LTE融合網絡, Vodafone和E-Plus等公司也都同時擁有TD和FDD頻率,并開通了融合測試網絡。不過需指出的是,融合組網并非簡單的兩張網絡疊加,而是需要在網絡設備、基站乃至終端等多個環節通過技術、管理等手段進行融合,最終融合組網將有利于推動TD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更好地走向海外。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需要盡快明確4G組網模式,才能讓產業鏈各方充分“動”起來,從而發揮協同效應,推動4G的快速發展。
借4G良機推動中國信息產業跨越發展
從2G、3G到4G,中國通信業呈現出飛躍發展的態勢,而通信業作為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礎,在信息化日益受到全球各國重視的背景下,中國4G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質量,更是信息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機遇。
經過多年發展積累,從運營商到終端商,再到芯片商,中國信息產業已積累了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廠商,如中興、華為等早已走出國門,有些終端產品甚至在海外市場占據了相當份額。但不可否認的是,與國外廠商,特別是相關領域的巨頭相比,我們在研發實力、創新能力等還有相當差距,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芯片。
在中國4G啟動之后,產業鏈各方迅速摩拳擦掌進軍4G市場,其中,芯片廠商高通、聯發科、中興等紛紛在第一時間推出了適合4G終端需求的芯片。但在融合組網的大趨勢以及中移動對終端五模十頻的要求下,國外廠商高通迅速占據了芯片市場的話語權,而國內廠商則再度陷入苦苦追趕的局面。這其中有高通作為芯片巨頭,無論是核心競爭力還是研發實力,以及市場份額等都占據優勢的原因,也有國內廠商在核心技術上長期缺位的因素。
站在國家層面的角度,芯片產業關乎國家信息安全;站在中國4G產業的角度,芯片關系國內廠商能否實現彎道超車,推動中國4G做大做強。當前,國家已明確表示,將加大對芯片產業的支持力度。而在融合組網成為趨勢的背景下,支持多模已成為終端、芯片的必然要求,因此,國內廠商更需抓住4G的良機,加大研發力度,加快創新步伐,為中國4G發展提供強勁驅動力,從而促進中國信息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