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賈躍亭投資的汽車公司 這幾年在干啥?
2015-11-26 08:44:34 n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洛杉磯郊區有一個廠房,那里曾經是日本汽車巨頭日產的研發中心。但如今,這里的主人已經不再是日產,而是換成了一家創業公司。我到達時恰好是午餐時間,太陽透過窗戶撒進屋內。走進里面,很容易感受到創業公司的氛圍——員工們不必專門抽時間走出辦公樓去就餐。到了1點,餐廳里的人都已經各自散去。即使是在周五的午后,人們也沒有多少閑暇時間。
這里是Faraday Future的總部,這是一家雖然年輕但卻資金充裕的公司。它的名字很古怪,似乎很難由此看出具體的業務范圍。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他們正在研發電動汽車,但可能要再等好幾年才能推出成品。在Faraday創辦至今的一年半時間里,他們已經將這個地方變成了熙熙攘攘的園區,還從加州最著名的科技公司挖來了一批頂尖人才。
特斯拉便是其中之一。過去10年間,特斯拉已經開發了充滿未來感的汽車:將流線的外形、先進的技術、實用的功能集于一身。盡管也存在種種問題,而且缺乏盈利能力,但特斯拉的確顛覆了整個汽車行業,迫使他們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但現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特斯拉已經失去了一些活力——倘若Faraday發展順利,反而會將特斯拉從顛覆者變成被顛覆的對象。
Faraday Future去年夏天首次進入媒體視野,當時有消息曝光了這樣一家公司的存在,讓人們知道這家是一家計劃生產電動汽車的創業公司。但關于該公司的起源、融資以及研發計劃的猜測也不斷涌現。最近幾周,外界的猜測再度涌現——人們都把焦點放在了該公司與中國投資者的關系及其CEO的身份上。
本周,Faraday Future首席設計師理查德·金(Richard Kim)有可能宣布該公司將參加明年1月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這也是該公司首次在大型展會上亮相。盡管Faraday仍然沒有走到聚光燈下,但該公司最近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并將使用打破傳統的銷售模式生產電動汽車——有可能允許消費者根據需求臨時“訂購”不同的汽車。雖然該公司可能在近期推出原型車,但要真正量產可能還需要再過幾年。生產汽車絕非易事。例如,谷歌就將其無人駕駛汽車原型車的生產任務外包給第三方。
在Faraday的工程中心,一塵不染的白色地板上放著各種各樣的汽車零件,角落里還放著一些色彩明亮的機器,桌子上擺著一臺大型3D打印機。工程師都在忙碌地埋頭工作。我到訪時,員工們都在都在小聲溝通,讓人感覺這樣一家現代化電動汽車的開發環境是如此地安靜。
Faraday的現狀讓人想起發展初期的特斯拉。當工程師馬汀·埃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馬克·塔朋寧(Marc Tarpenning)2003年創辦特斯拉時,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還是他們的幕后投資人。后來,馬斯克成了董事長,并最終接過了CEO的帥印。他固執地領導特斯拉開發了Roadster,幾乎是在一意孤行下完成了那個項目。但就是憑借這款產品,特斯拉將汽車行業變成了人才的金礦,并從生產合作伙伴蓮花汽車那里吸引了不少員工。現在,Faraday也從特斯拉挖來了很多員工,有的擔任高級管理者,有的則任職于基層。
其中一位高管便是尼克·桑普森(Nick Sampson),Faraday研發和工程高級副總裁。他還成為了該公司的臉面人物。桑普森又高又瘦,一口倫敦腔,臉頰上翻出絲絲紅暈。他1970年代末在捷豹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后來還在英國房車錦標賽上擔任過賽車技師,之后出任蓮花汽車首席工程和項目總監。2010年,他加盟特斯拉,擔任汽車和底盤工程總監。他后來跳槽到電動汽車平臺開發商Trexa。
桑普森表示,Faraday誕生自一次對話。“當時共有3個人坐在辦公室里討論汽車行業的未來,以及人類今后的出行方式。18個月后,他們從世界各地吸引了400多名員工。”他說。他預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一年內翻一翻。
Faraday的確很容易讓人想起特斯拉,畢竟他們都是誕生在南加州的創業公司,也都希望顛覆汽車行業。但Faraday并不想被人當做“特斯拉第二”。“我們正在創造一種更有創造力的環境,激發人們的更多創意。”他說,“很多人都在關注特斯拉,認為他們做了與傳統汽車行業不同的事情——事實的確如此。但我們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利用其他因素。”
首先,Faraday從汽車行業之外尋找專業人士。“我們會著眼航天、醫療設備等行業,還會關注互聯網和科技等行業,然后匯集擁有各種技術背景的人來開發與眾不同的新產品。”他說。除了特斯拉、寶馬和奧迪外,該公司還從蘋果、SpaceX和Hulu招募了一些人才。
但似乎仍然無法確切描述“Faraday Future”,而在他們創辦的一年半里,這家公司似乎也很少回答外界的問題。在向我描述Faraday的目標時,桑普森首次提到了今后的汽車可能具備更強的聯網能力。他說:“只要你進入汽車,就會失去上網能力。今天的汽車不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更不用說未來幾代人了。今后的孩子們都希望隨時上網。”
“如果我要規劃了行程,汽車應該知道我的行程,也應該了解我路上可能經過的地方,因為它了解我的偏好。”他接著說,“汽車應該開始學習我的意愿,而且不僅僅限于車主本人,還應該包括車內的其他人。坐在車里應該更像是一場社交活動,可以跟車內和車外的人展開互動。”
但除此之外,細節信息仍然比較匱乏。Faraday的汽車應該是電動的,而桑普森表示這將是一款自動駕駛汽車。更準確地說,他在關注新型的汽車所有權模式。“例如,Uber就是一種新的出行方式,也是一種新的用車方式。有人甚至考慮不買車。未來的汽車可以滿足這些需求。”他說。桑普森設想了各種定制汽車,可以滿足家庭旅行、上下班通勤或外出購物等等各種各樣的目的。“我不必購買一輛功能上有所妥協的汽車,而是可以在需要時隨時使用一輛完美契合我目的的車,就像訂閱服務一樣。我們現在都在訂閱音樂,但之前卻需要購買音樂。”
Faraday現在或許并不準備披露自己的戰略,但它不能坐以待斃,而且肯定缺乏先發優勢。已經有很多企業希望定義現代化的出行方式,而且涉及汽車和科技行業的眾多企業。
“我認為他們都是志趣相投的盟友。”他指的是老牌汽車廠商和谷歌等科技公司。但Faraday希望開發屬于自己的產品。他們現在的目標是2017年上市,但對于這樣一家創業公司來說,似乎是難以完成的任務。當我問桑普森,他們的汽車到2020年能否上路時,他的回答很堅定:“絕對能。”他們目前的增長速度很快,所以似乎的確有可能盡快展示自己的汽車。“我們已經有一輛測試車,正在測試電路、電池和動力。我們還在為生產階段設計流程。我們還發布了數據和信息,開始采購未來的真車使用的零部件。”
后來,我又采訪了Faraday首席設計師理查德·金,他迎接我的時候站在一輛隱蔽的原型車旁邊。作為采訪協議的一部分,我同意不在報道中描述這款汽車的外部輪廓——但它的外形的確與我在路上見過的任何一輛車都很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確是一輛車。”理查德·金對我說。他之前曾經負責設計寶馬的i3和i8電動汽車。“這是一臺常見的出行設備,當人們與汽車互動時,肯定會對它十分渴望。這輛汽車仍然很漂亮,就像傳統汽車設計師所渴望的那樣。”他說。
我們接著來到頂層的設計室,里面播放著動感的爵士樂。約有65名設計師和支持人員向理查德·金匯報工作。我去參觀的那一天,整個團隊都為他們的工作感到振奮。除了傳統的汽車CAD建模外,設計師還在使用Oculus Rift虛擬現實眼罩,以及增強現實設備。
理查德·金表示,他和他的團隊會在設計過程中使用各種新技術,以便在緊迫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我們做事的速度很快,花費的時間相當于我之前的三分之一。” 理查德·金說。“我們的質量仍然很高,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對事物產生新的看法。”他說,“我們充分利用了這些技術,設計師都在使用虛擬現實眼罩,他們的雙手正在空中指指點點。”
跟我溝通過的每一位Faraday員工都表示,他們能夠在這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這顯然有助于激發靈感——即使是在周五下午,設計師似乎仍然很專注。他們應該會獲得更好的發展。Faraday至今沒有推出產品,而汽車行業的財務預算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不相信?問問伊隆·馬斯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