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最聰明公司”的依圖,如何打開算法芯片強耦合的新局面?
2019-07-05 09:37:34 DeepTech深科技這幾家上榜 AI 芯片公司,既有傳統芯片領域的巨頭,也有專注于 AI 芯片的新創公司,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看到了 AI 芯片這一世界級機會的同時,也看到了算法和芯片強耦合的必然趨勢。
算法和芯片為什么需要強耦合?
總體來看 AI 正在處于產業落地的早期,AI 企業如何布局和提升產業化方面的競爭優勢,就成為企業遲早要面對的問題,而同時掌握算法和芯片,越來越像是一個必然選項:算法是進入場景和塑造體驗的關鍵,芯片則是算法運行的載體,作為核心硬件配合以算法為核心的軟件系統,是技術實力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
正如圖靈獎獲得者 Alan Kay 所說,如果你要嚴肅地思考你的軟件,就必須做你自己的硬件。
算法和芯片的深度耦合,對于企業來說能夠提高市場競爭力,而對于各個產業來說,無論是藥物研發、疾病監測、醫學影像、安防、無人駕駛方面,其產業結構調整可以朝著智能化的方向更快邁進。
以這次入圍的企業依圖來看,這家視覺算法起家的公司,就是這個趨勢的一個典型代表之一:多次刷新各類視覺技術記錄的依圖,意識到了單單優化算法為什么不能到達極致的智能,在兩年前把針對自身業務探索專業化芯片提上了日程,并成功在 2019 年推出“發布即商用”的芯片產品。
2019 年 5 月,依圖舉辦了自研 AI 芯片產品發布會,宣布推出其首款 AI 芯片產品“questcore”(求索),并基于此推出云端邊緣端兩款視頻解析硬件,成為中國計算機視覺“4 小龍”(商湯、曠視、云從、依圖)中第一家嘗鮮自研 AI 芯片的公司。有意思的是,依圖在發布會現場直接插電使用 AI 芯片的做法,在業內實屬罕見,芯片廠商通常都以圖片或者樣品進行展示,較少直接通電展示完全可商用的產品。
對于依圖本身來說,與谷歌、微軟、阿里等公司自研芯片一樣,依圖自己做芯片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依圖算法和軟件的性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具體而言,依圖推出這款云端 AI 芯片,基于其對行業的理解、產品體量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以及依圖算法精度的提升。
questcore 主打視頻推理,主要關注分析處理視頻的數量,專用于加速視覺推理運算,可支持 64 路視頻高清實時解碼、50 路視頻實時解析,以及支持視覺的檢測、分類、識別、跟蹤等任務,將用到依圖本身的視覺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安防場景的產品中。
算法和芯片走向協同進化
近年來,安防場景是人工智能技術商業落地發展最快、市場容量最大的主賽道之一。艾瑞發布的《2019 年中國 AI + 安防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20 年AI + 安防軟硬件市場規模將達到 453 億元,其中人臉識別尤其是中心側業務將先行發展。而整個大安防市場的規模,則是數千億元。questcore 有望幫助依圖在這個市場中開辟差異化競爭的新機會,甚至推動安防行業的競爭業態從技術競爭走向市場落地競爭。
應用在安防領域,questcore 帶來的改變是,一萬路智能視頻解析可以成為標配,50 萬路可以成為現實。“一臺機柜驅動一座城市的視頻流實時分析”,這對智能安防、智慧交通等規模化應用的落地來說,提供了強有力的智能基礎設施,進而解鎖更多的行業場景。
而對于行業來說,依圖發布 questcore 釋放的一大信號是,如果說過去是算法根據芯片進行優化設計的時代,那么依圖推出的芯片,預示著算法和芯片協同進化的時代正在到來。
這種協同進化的速度,還將為全球 AI 芯片格局添加變數。數據顯示,全球的芯片市場大概有 4500 億美金,每年還在增長中,而其中中國市場所占的份額不言自明。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戰場”,全球的芯片都會銷售到中國來,因此這個行業背后充滿著巨大的商機。依圖 questcore 的推出,也表明中國在 AI 芯片領域完全有能力制造出世界頂級的產品。
據了解,這顆芯片采用合作研發的模式,由依圖提供視覺算法,ThinkForce團隊承擔硬件研發。ThinkForce 是依圖在 2017 年戰略投資的擁有芯片研發全鏈路能力的 AI 芯片團隊,核心成員來自 IBM、AMD、Intel、Broadcom 等芯片龍頭企業。
盡管打造這顆芯片的 2 年時間在耗時上并不算特別長,但整個芯片設計過程中同樣有非常多的迭代次數。這顆芯片的設計目標很簡單,就是把依圖算法跑好,因此,產品設計和迭代采用了這種團隊聯合研發的模式,精通算法和懂芯片的研發人員多次討論溝通關于這顆芯片設想,例如用來跑什么樣的算法,驗證芯片的設計還涉及很多軟件的優化問題等等。
也正是這樣由算法人員和芯片人員共同實現的深度合作,一款算法和芯片強耦合的產品才得以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依圖公司創始人朱瓏對于算法和芯片深度耦合有著格外的認可,尤其體現在他在發布會上反復強調的“算法即芯片”的這一認知上。
在朱瓏看來,如果一款 AI 芯片沒有定制方向、沒有超過業內最大咖的玩家、沒有頂級算法作為支撐,那么這款芯片就不能稱之為是成功的,搶占市場的機會也就不會很大。
朱瓏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師從霍金的弟子艾倫·尤爾教授,此后曾在 MIT 人工智能實驗室任博士后,2012 年歸國創辦了依圖。現在,隨著芯片產品線的到位,依圖也由最初的專注研究視覺技術的 AI 公司,發展成為擁有全棧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
2019 年已經過半,我們相信接下來的時間,在算法和硬件耦合的大趨勢下,還會有更多的新玩家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玩家加入到算法芯片協同進化的隊列中,無論是順應時代潮流“造芯”,還是業務門檻倒逼下進行改革,那些聰明的公司,永遠是可以更快找到商業機會去持續輸出創新力的團隊。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