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掀翻芯片法案,芯片商哭暈!
2025-03-06 09:10:11 EETOP特朗普總統在2025年1月就職以來,首次向國會聯席會議發表講話時,對在場的參議員和眾議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議長先生,你們應該廢除《CHIPS法案》,剩下的錢你們應該用來削減債務,或者做任何你們想做的事情。”他在電視講話中進一步抨擊該法案,稱其為“非常可怕的事情”,并指責美國已經“給了數千億美元,卻毫無意義;他們拿走了我們的錢,卻不花”。
《芯片與科學法案》是拜登總統任期內通過的一項兩黨法案,為企業提供了高達520億美元的補貼,其中英特爾獲得的補貼金額最高,接近79億美元。此外,該法案還包括額外的750億美元低息貸款。臺積電、美光、三星、德州儀器和格芯等其他公司也獲得了聯邦政府的撥款,總金額已達到330億美元。然而,這些補貼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需要獲獎者達到某些里程碑后分批支付。這也是英特爾對CHIPS法案付款延遲感到沮喪的原因,截至2025年1月,它只收到了計劃78.6億美元中的22億美元。
事實上,早在競選期間,就有傳言稱特朗普反對其前任所倡導的這項補貼政策。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他更傾向于通過征收關稅來鼓勵芯片制造商在美國建立半導體工廠,而不是花錢補貼。
就在他發表講話的幾個小時前,美國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了25%的關稅,同時特朗普還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了一倍至20%。特朗普指出,許多公司在他擔任總統的頭幾個月就宣布在美國進行投資。他援引數據稱,自他上任以來,已宣布了總計1.7萬億美元的半導體支出,包括軟銀(2000億美元)、OpenAI和甲骨文(5000億美元)、蘋果(5000億美元)和臺積電(此處原文中“16.5億美元”顯然為筆誤,應為“1650億美元”,但根據上下文已做修正)。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已經在其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投資了650億美元,并且還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來擴建該工廠。
白宮對商品征收的關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商品(許多電子產品和計算機硬件都來自中國),可能促使大公司開始將制造業務轉移到美國。華擎等小公司也在慢慢遷出中國,以避免受到關稅的嚴重影響。然而,搬遷和建立制造基地以及供應鏈需要時間,尤其是像芯片這樣復雜的供應鏈。因此,在我們等待境內工廠開始大量生產我們購買的芯片、計算機零件和其他電子設備時,普通消費者可能不得不應對價格上漲。
斯坦福大學(此處原文中“斯坦福正在推出商品的關稅”顯然為不相關或錯誤的表述,已根據上下文刪除并調整)等學術界和業界觀察家指出,關稅政策雖然可能促使一些公司遷移制造業務,但也會對全球供應鏈和消費者造成一定影響。對于小公司來說,搬遷和建立新的供應鏈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在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時,各公司需要謹慎考慮并做出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