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說起美國廠,我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被美國人各種練!
2025-01-20 11:59:36 聯合報(臺)近日,魏哲家受邀在臺大EMBA百川講座發表演講,他以其幽默風趣的言辭,讓現場笑聲連連。在短短30分鐘的演講中,他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為什么臺積電的最新制程技術無法輕易遷移到其他國家,以及如果沒有臺積電,民眾的生活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從無法更換新款的蘋果手機,到電冰箱、電視、汽車等產品的生產都將受到影響。
自2021年臺積電正式宣布在美國建廠以來,市場上關于臺積電是否會將最新技術帶到美國,從而使臺灣地區失去優勢的擔憂不絕于耳。
在回應這些擔憂之前,魏哲家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要重新打造一個臺積電,大概需要多久?其實時間不長,只需2.5年,你就能建起一條生產線。”但他隨即補充道,這個2.5年的前提是“土地、水、電、人才等所有資源都齊備,技術另當別論。”
魏哲家解釋說,2.5年只是建設一條生產線的時間,而每次新技術推出,臺積電至少需要建設三個廠。以3納米技術為例,為了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大概需要5年時間。如果你想把臺積電3納米技術整體遷移到另一個國家,假設土地、水電、人才都沒問題,那么也需要5年時間。
然而,美國工廠的建設進度并未如臺積電原先所預期。魏哲家笑著分享說:“在亞利桑那州,我可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經歷了各種訓練。”他幽默的話語引得全場哄堂大笑,但同時也揭示了三個外人難以想象的難題。
第一個難題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有關。魏哲家說:“我們原本以為美國這么大,建個房子有什么難的?結果大錯特錯。在亞利桑那州要建一條生產線,他們甚至不知道生產線是什么。我說,我隔壁不就是IDM大廠英特爾嗎?他們說,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現在人都跑光了,所以不會建。”最后,臺積電不得不從德州找來一半的建筑工人。
第二個難題是法律法規的差異。魏哲家表示:“臺積電在臺灣地區很受照顧,我們走在前面,建各種生產線,臺當局也會和我們一起商量法規的制定。但到了美國,雖然政府也不知道怎么訂法規,但他們卻讓我們先出錢聘請專家來制定規則。結果,每次開會都有市政府的官員、用我們的錢聘請的專家、還有臺積電,然后由臺積電發言、共同制定規則。最后制定出來的規則有一萬八千多條,花了3500萬美金。”
第三個難題則是化學品材料的問題。魏哲家說:“美國無法生產出臺積電所需等級的化學品,如果要做出來,價格會是臺積電原本購買價格的五倍。我們最后只能從臺灣地區運硫酸到洛杉磯港口,再用卡車載到亞利桑那州,就算這樣都比在美國生產便宜。”他透露,就連英特爾也開始從臺灣地區購買化學品材料了。
此外,魏哲家還提到了工會和當地政府行政速度的問題。他表示,工會在初期是為了爭取工人福利而成立的,但后來卻變得有些奇怪,給臺積電帶來了勞資難題。而當地政府的行政速度也遠遠跟不上臺積電的發展步伐。
基于這些難題,魏哲家直言:“最新技術跑到美國去,你認為可能嗎?單單每個事情都要申請、批準,至少要花掉臺灣地區兩倍的時間。”顯而易見,臺積電的最新技術將會深深扎根于臺灣,難以遷移到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