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如何從手機芯片霸主搖身一變成AI PC大玩家?故事要從2016年說起
2024-06-16 11:22:44 來源:今周刊(臺)"高通鉆研AI已經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在開發(fā)AI相關軟硬件。" 高通資深副總裁暨移動、運算與基礎設施部門總經理卡圖森(Alex Katouzian)接受專訪時,開宗明義就強調高通在AI領域耕耘已久,比如2016年把AI引擎和功能導入智能手機芯片組,現在Snapdragon X Elite的核心效能,已比當年的芯片提升100倍。
事實上,AI應用早就出現在手機上,相機、視頻、安全輔助功能、即時翻譯,背后都有AI演算法在運行。
高通就是靠著在移動設備長年耕耘的優(yōu)勢,把手機運行AI的概念,搬到PC上,加上2016年與微軟簽訂協議,讓高通成為微軟Windows產品ARM架構的獨家供應商,使得原本就熟悉ARM架構的高通,取得大展身手的機會。
然而,作為PC新手,想進入已有多名"資深玩家"的市場沒那么簡單,所以高通的第一個策略,是做出產品差異化。
"我們要有破壞性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它不能跟競爭對手差不多,否則我們不會有任何機會。"卡圖森直言,這是新手必備的要素之一,因此Snapdragon X系列芯片采用ARM架構,比起市面上八成PC采用的英特爾x86架構,更可達到高性能、低功耗。
由于手機芯片幾乎都用ARM架構,恰好是高通最擅長的領域,這讓他們在設計以ARM架構為基礎的PC芯片時,得以發(fā)揮最大優(yōu)勢。
消費者往往希望PC有高效能表現,電池壽命又要長,卡圖森舉例,微軟就宣稱他們的Surface筆記型電腦可以連續(xù)播放影片22小時,地球上最長的飛行時間是19小時,但搭載Snapdragon X Elite 的設備,影片播放持續(xù)時間比這更長,"這就是ARM架構的優(yōu)勢,AI應用就是為了讓使用者體驗更好,你可以完成整天工作都不需要充電。"
卡圖森認為,Snapdragon的差異化,有機會挑戰(zhàn)x86市場。"x86從未討論每瓦效能,從本質上來講,他們的設計強調高效能,但他們不想將其限制在任何功耗上。"
意思是,效能上x86或許略勝一籌,但使用者可能就要隨身攜帶充電器,對于需經常移動的使用者來說,這會是一大痛點,"他們最好考慮一下Snapdragon 解決方案!"卡圖森笑說。
策略二,是長期不間斷地投資,來了解PC市場。
卡圖森表示,團隊八年前就開始研究PC,例如他們的PC應該擁有哪些性能?需要在哪里進行設計?得花多少行銷費用來推廣高通的解決方案?高通在市場上有哪些通路?產品要鎖定一般消費者還是企業(yè)?
公司甚至得先進行員工教育訓練,讓每個人都對高通產品優(yōu)勢了若指掌,才能去推廣。
策略三則是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關系,卡圖森指出,除了微軟和七大OEM廠,高通還跟全球超過50家零售通路、40個不同經銷商合作推銷產品,同時也與企業(yè)、獨立軟件商(ISV)合作,確保硬件與他們的軟件可以相容,試圖解決過去ARM架構最為人詬病的軟件不相容問題。
此次搭載高通芯片的AI PC售價都落在1000美元之上,過去業(yè)界普遍認為,蘋果是超過1000美元高階PC的唯一主宰者,但卡圖森馬上反駁:"不再是這樣了。"
他指出,Windows筆電本來就有很大的價差,比如Surface或聯想筆電,從最高3000、2000美元一直到500、600 美元都有,搭載高通X系列芯片的產品的定價也可以從500跨至1700美元,取決于PC的規(guī)格,"我們同樣能做到多種價位選擇,但我們不會涉足低階市場,因為我認為那里無利可圖。
他說,過去市場上除了蘋果的M系列芯片,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但現在,Snapdragon X系列芯片和微軟的Copilot+操作系統都是完全基于人工智能設計的,“它們正在改變用戶界面,不僅顛覆了x86架構,也顛覆了Apple MacBook。”
高通雖然劍指蘋果,但蘋果靠ARM架構崛起的成功經驗,也成為高通的模范,"當時Mac 開始使用ARM架構推出M系列芯片,整個PC產業(yè)都震驚不已??如果你把時間快轉幾年,你就會看到Snapdragon將比蘋果帶來更高效能,而且能耗又低。"
卡圖森對自家產品信心滿滿,不過品牌業(yè)者認為,比起英特爾,高通在PC軟件開發(fā)平臺的支持量能還不夠,導致品牌廠很難在短時間內自己開發(fā)應用,這也是新一代Copilot+ PC每家品牌推出的功能都大同小異的原因。
此外,ARM架構PC要超越x86也絕非易事,尤其商用客戶要求穩(wěn)定性,不會輕易轉換,ARM架構PC想打入商用市場還需時間。
EETOP 官方微信
創(chuàng)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chuàng)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