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UV制造5納米芯片?浸潤式光刻之父林本堅:可行!
2023-11-28 12:04:25 EETOP根據最新報道,臺積電前副總裁、被稱為浸潤式光刻之父的林本堅(Burn J. Lin)認為,在現有DUV 設備制造不僅能制造7納米,甚至5 納米芯片也是可行的,不過將非常昂貴。
據悉,華為為2024 年開發P70、P70 和P70 Art,有望成為明年第一波旗艦手機,但還不確定會搭配哪些芯片組。林本堅表示,在DUV 設備上從7 納米芯片轉向5 納米芯片是可行的,但將付出較大的代價。用現有DUV 光刻機若要量產5 納米SoC,至少需要四倍圖案化( patterning ),過程需要多重曝光和多重蝕刻。
這種制程缺點不僅耗時長,成本也高,并影響產量。林本堅解釋,因為設備一次可以曝光250 片,兩次曝光頂多125 片,蝕刻也更花流程,因此 DUV 光刻機要進入5 納米制程,不只花時間也花錢。也因此,這可能意味著華為明年P70 系列可能沒有足夠的5 納米麒麟芯片供應。目前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 已被禁止向中芯國際等中國實體提供突破7 納米門檻所需的設備。
林本堅也點出另一個挑戰是,即使用DUV 設備需要在多次曝光過程中進行精確對準,可能需要時間,并可能產生錯位,「稍微不準就會吃虧,不管良率、制程就會吃虧」。他表示,浸潤式( immersive)DUV 技術可以實現五、六倍圖案化,但重點是要付出多少代價,如時間代價、成本代價、對不準的代價。
林本堅表示,其實EUV 設備也是如此,當設備達到極限的時候,看要曝光幾次、蝕刻幾次,都應該被考慮進去,這也是被半導體業認為「微縮的路」,微縮就是很花錢,在達到摩爾定律、物理極限前,會先面臨成本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