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產能TOP10榜單發布:三星擊敗臺積電排榜首,中芯國際進入榜單
2021-02-13 13:06:19 EETOP根據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的IC制造商最新產能調查,截至2020年12月,全球晶圓產能領先企業排名如下:
三星電子(韓國)
臺積電(中國臺灣)
美光科技(美國)
SK海力士(韓國)
Kioxia(日本)/ Western Digital(美國)
英特爾(美國)
聯電(中國臺灣)
GLOBALFOUNDRIES(美國)
德州儀器(美國)
中芯國際(中國)
排名前五位的晶圓產能領先企業的產能均為每月至少150萬片起步(圖1)。2020年12月,前五名企業的產能合計占全球晶圓總產能的54%,比2019年的53%上升了一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在2009年,前十大晶圓產能領先企業的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54%,前五大領先企業的產能占36%。
圖1
在前五名之后,其他半導體領導者的晶圓產能迅速下降。分別是英特爾(每月88.4萬片晶圓)、聯電(每月77.2萬片晶圓)、GlobalFoundries、德州儀器和中芯國際。
三星擁有最大的晶圓產能,每月有310萬片200mm等效晶圓。占全球總容量的14.7%。2020年的產能增長似乎低于預期,因為該公司的Line 13晶圓廠在2020年被部分排除在外,因為該工廠的一部分在2020年從DRAM轉換為圖像傳感器生產。如果在2020年包括全部Line 13,三星的產能增長將已經是11%。三星在2020年的巨額支出中,很大一部分將出現在2021年的產能數字上,特別是因為2020年281億美元的總支出中有105億美元是在20年第四季度花費的。
排在第二位的是臺積電(TSMC)世界上最大的純晶圓代工廠,每月產能約270萬個晶圓,占全球總產能的13.1%。2020年,該公司在臺灣臺南的Fab 14工廠附近開設了新工廠的前兩個階段。Fab 18的第1階段和第2階段正在量產,第3-6階段的設施正在建設中。臺積電還在2020年期間在臺灣臺中的Fab 15開設了10期生產線。
美光擁有第三大產能,晶圓數量略高于190萬,占全球產能的9.3%。該公司在2020年的資本支出主要是用更先進的設備升級現有的晶圓廠,但其在日本廣島和臺灣臺中的晶圓廠正在增加一些新產能。第二家工廠正在弗吉尼亞州的馬納薩斯建造,該公司生產長壽命產品。
到2020年底,第四大產能持有者是SK海力士,每月晶圓產能接近190萬(占全球總產能的9.0%),其中80%以上用于制造DRAM和NAND閃存芯片。該公司于2019年在韓國清州市和中國無錫建成了兩個新的大型晶圓廠。位于韓國利川的新Fab M16工廠將于2021年開始批量生產。
排名前五位的公司是另一家內存IC供應商Kioxia,Kioxia每月有160萬片晶圓(占全球總容量的7.7%),其中包括大量的NAND閃存產能供其晶圓廠投資和技術開發合作伙伴Western Digital使用。2020年,合作伙伴在日本北上市開設了新的300mm晶圓廠。日本四日市綜合大樓的Fab 7工廠建設將于2021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