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要以微薄資金顛覆芯片業!力推RISC-V一體化處理器,集CPU+GPU+FPGA+DSP
2024-11-25 09:24:21 EETOPUbitium今年首次公開亮相,宣布正在研發基于“負載無關微架構”(workload-agnostic microarchitecture)的通用處理器(Universal Processor)。
“我們的通用處理器整合了CPU、GPU、DSP、FPGA的功能于一體——一個芯片,一個架構。這不是漸進式的改進,而是范式的轉變。這正是AI時代所需的處理器架構,”Ubitium首席執行官Hyun Shin Cho表示。
5GOKD3ITAWzoiaA/640?wx_fmt=other&from=appmsg" data-type="other" data-w="1024" data-original-style="null" data-index="2" src="http://www.xebio.com.cn/uploadfile/2024/1125/20241125092635293.jpg" _width="677px" crossorigin="anonymous" alt="圖片" data-fail="0"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padding: 0px;outline: 0px;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ertical-align: bottom;height: auto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width: 677px !important"/>
這款通用處理器基于傳統用于CPU的RISC-V架構。然而,與AMD的MI300A或英偉達的Grace-Hopper超級芯片這類將CPU和GPU芯片集成到一個封裝中的產品不同,Ubitium聲稱其通用處理器的所有晶體管都可以重復利用,無需像CPU和GPU那樣的“專用內核”。
從概念上講,Ubitium的RISC-V處理器聽起來有些類似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可以通過重新編程來改變功能,有時也被稱為硬件仿真。然而,盡管FPGA在性能、效率和價值等方面往往不及專用芯片,Ubitium表示其通用處理器將會“更小、更節能,并且顯著降低成本”。
Ubitium的通用處理器開發團隊由一些資深半導體專家組成,他們曾在英特爾、英偉達、德州儀器等公司工作過,還包括來自PACT XPP Technologies等小型芯片公司的成員。順便提及,PACT專注于FPGA和并行計算,并曾多次參與針對英特爾和Xilinx(現為AMD一部分)的專利訴訟。
盡管Ubitium團隊擁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但他們的資金并不充裕。目前,公司已籌集到370萬美元,計劃用于開發原型和創建開發套件,為2026年的通用處理器發布做準備。
盡管370萬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但顯然遠不足以支持Ubitium完成這款“突破性”芯片的開發。通常,要讓芯片進入流片階段(生產首批樣品),成本通常需要數億美元。憑借370萬美元,Ubitium可以利用諸如Verilog這樣的硬件描述語言設計其架構,并通過FPGA進行功能驗證測試。但在某個階段,Ubitium必然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才能將通用處理器推向市場。
即便資金充足,想在2026年實現發布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像AMD、英特爾或蘋果這樣的行業巨頭研發的傳統微架構通常需要數年時間;要在短短兩年內推出一個“顛覆”行業的架構,無疑難度極高。
此外,Ubitium并不僅僅專注于單一芯片,還計劃打造一整套基于相同微架構和軟件棧的芯片組合。這些芯片將涵蓋從“小型嵌入式設備”(類似于AMD的Ryzen嵌入式CPU)到“高性能計算系統”,以競爭業內最快、最大型的處理器。
需要注意的是,Ubitium并不是2024年第一家聲稱要以少量資金顛覆半導體行業的初創公司。今年早些時候,Flow Computing宣布正在研發一種并行處理單元 PPU(參考閱讀:初創公司爆炸性聲明:可將任何CPU架構性能提升100倍!自稱CPU 2.0時代即將到來!),據稱可以通過重寫軟件使CPU性能提高百倍。然而,Flow的PPU聽起來更像GPU,就像Ubitium的通用處理器聽起來更像FPGA一樣。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