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研x86處理器試驗失敗!
2021-12-25 11:02:39 EETOP編譯
為了不被卡脖子,俄羅斯公開宣布打算用其國內技術替代在美國和歐洲開發的硬件和軟件。在硬件方面,這意味著從 x86 AMD 的 Epyc 和英特爾的 Xeon 可擴展平臺遷移到其本土 CPU上,例如基于專有 VLIW 架構的 MCST 的 Elbrus 處理器,以及 Baikal Electronics 的基于 Arm 的 SoC。
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一些政府機構和政府控制的公司已經采用了基于Baikal和Elbrus的系統。但是當涉及到關鍵任務服務器時,還沒有人接受任何自研處理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多數俄羅斯制造的機器內核較少(與主流服務器相比)速度慢、內存容量不足、時鐘低、開箱即用的軟件優化較差等原因。
"與英特爾至強'Cascade Lake'相比,Elbrus-8C服務器性能非常弱,"SberTech的代表AntonZhbankov在本月初的Elbrus合作伙伴日會議上說。"內存不足[256MB],內存速度慢,核心少,頻率低。功能要求完全沒有得到滿足"。
事實上,SberTech 的評估是對 Elbrus-8C 平臺在銀行應用程序中的首次深入測試。評估人員將雙路和四路Elbrus-8C 機器(每盒 16 - 32 個內核)與基于英特爾 Xeon Gold 6230 處理器的雙處理器服務器進行了比較。SberTech 無法測試更強大的 Elbrus-8CB,因為它盡管已經正式推出,但仍未上市。
作為歐洲最大的銀行之一,Sber提供的服務遠不止銀行業務,它對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并有自己的測試方法來評估它考慮部署的機器。
該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每臺服務器都從其機箱和一些一般的功能開始,如遠程管理,Sber在其功能測試程序下進行評估。顯然,一臺MCST Elbrus-8C 機器未能通過 Sber 84% 的功能測試,因為它不能輕易從機架上拆下來,缺乏適當的LED指示燈,而且沒有遠程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它無法在商業數據中心使用。不過,還是有一些希望的。
“關于 Elbrus-8C 服務器的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是它是一個真正的產品,”Zhbankov說。“我們得到的是一臺真正的服務器。[...]這是一個實際的產品,有它的缺點和大量的缺點,但我們可以使用它們。”
SPECCPU 2017 基準測試的情況看起來稍微好一些,因為四芯片 Elbrus-8C 比雙 Intel Xeon Gold 6230 機器慢 2.62(基本)~3.15(峰值)倍,這并不像 SberTech 工程師預期的那么糟糕到20 倍到 30 倍的差異。但是,應該注意的是,x86系統和Elbrus 機器都沒有達到服務器制造商向 http://Spec.org 提交的最高性能數字。
同時,在 PGbench/PostreSQL 測試中,Xeon Gold 6230 機器比 Elbrus-8C 服務器好 1.7(只讀配置文件)~3.3(讀寫配置文件),這取決于工作負載,這是顯著的,但不會顯著降低。
對于 Java 應用程序或模擬 Java 工作負載,Elbrus-8C 平臺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其響應時間提高了23 到 26 倍,并且不滿足 Sber 的任何服務質量要求。據這些公司稱,好消息是 Java 應用程序的啟動時間和響應時間隨著性能優化而得到改善。Elbrus-8C 機器與 Xeon 服務器相比仍然不是很有競爭力,但它的性能可以通過軟件調整來提高。
但是,盡管 SberTech 的工程師預計 Elbrus-8C 機器的性能會比 2019 年的 Intel Xeon Gold 6230 機器慢很多,但即使是兩到三倍的性能差異也足以讓商業公司不會部署該平臺,因為它沒有經濟意義。
目前,即使是MCST的系統設計本身也存在問題,所以CPU的性能是Sber或任何其他超級信號器甚至通常不會評估的。談到CPU性能,該公司幾年前就推出了Elbrus-8CB,預計不久就會量產。由于采用了新的微架構和改進的內存支持,這款芯片的性能有望大大提升。另外,MCST有一個相當雄心勃勃的服務器路線圖,包括12核Elbrus處理器,去年推出的16核CPU,甚至還有用于PetaFLOPS級系統的32核SoC芯片。
目前,即使是MCST的系統設計本身也存在問題,所以CPU的性能是Sber或任何其他超級信號器甚至通常不會評估的。談到CPU性能,該公司幾年前就推出了Elbrus-8CB,預計不久就會到來。由于采用了新的微架構和改進的內存支持,這款芯片的性能有望大大提升。另外,MCST有一個相當雄心勃勃的服務器路線圖,包括12核Elbrus處理器,去年推出的16核CPU,甚至還有用于PetaFLOPS級系統的32核SoC芯片。
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MCST的Elbrus處理器會比現在的速度大大提升。但問題是,該公司需要大量時間來開發新的CPU并將其推向市場(例如,Elbrus-8CB是在2018年推出的)。因此,當雄心勃勃的32核Elbruses問世時,AMD和英特爾的芯片將比現在更快,每瓦特性能更高效。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即各種中國或俄羅斯自主設計的CPU是否能趕上目前領先開發者的CPU。
答案似乎是多方面的。像 MCST 這樣的公司可以開發足以應對辦公室工作負載的 CPU。此類系統很可能由政府部署,政府可以支付額外費用來支持國內 CPU 開發商,而不是使用外國技術。如果不考慮可擴展性和能源效率等問題,也可以使用國產 CPU 來構建超級計算機。然而,這種自主研發的 CPU 似乎很難很快趕上 AMD、英特爾和新興的基于 Arm 的服務器SoC的發展。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