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芯片 “個性化”需求顯現,意欲醞釀獨特競爭力
2021-04-09 09:45:35 飛象網本周,Google 傳聞已久的自研芯片有了新的消息,稱之為 “WhiteChapel”的 SoC 將極有望應用于今年發布的 Pixel 6 手機上。這款基于 Arm 架構的自研 SoC 代號為 GS101,其中 GS 被外界看作為寓意對標蘋果 Apple Sillicon 的 Google Sillicon 的縮寫。這款芯片與三星進行合作,基于 Exynos 的設計,采用三叢核心,兩個 A78 大核,加上兩個 A76 和四個 A55 小核的組合,配合改進的 Mali GPU,然后還會搭配一顆用于 AI 運算的 TPU。與此同時,Google 此前已經在手機中使用的 Titan M 安全芯片也將集成在這顆芯片中。
微軟一方面與高通合作,基于驍龍 8cx,為 Surface Pro X 產品定制了 SQ1、SQ2 處理器。另一方面也與 AMD 進行合作,基于 AMD 的 Zen + 的 12nm Ryzen 5 和 Ryzen 7 在 Surface 上增加了一個額外的圖像核心。與此同時,微軟還正在為其服務器以及未來的 Surface 設備自行設計基于 Arm 的處理器芯片。此前微軟發言人 Frank Shaw 曾表示:“由于芯片是技術的基礎,我們將繼續在設計、制造和工具等領域加大投資,同時也促進和加強與眾多芯片提供商的合作伙伴關系。”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芯片廠商高通,也在今年年初宣布收購 NUVIA,這家公司一直致力于定制 CPU 內核設計,其所設計的 CPU 架構被大量用于服務器處理器上。NUVIA 的 CPU 和技術設計團隊系世界領先級別,在電源管理、計算密集型設備、高性能處理器、SoC 及計算密集型終端沉淀深遠,在行業擁有極高的話語權。這就意味著,NUVIA 將可以很好地幫助高通減少對 Arm Ltd 的依賴,進而讓未來產品中的內核核心更加獨具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多數手機廠商目前暫沒有關于自研 SoC 的消息,不過卻紛紛瞄準了手機內部其它芯片的研發之路,進而來提升自身產品的特色功能。
目前正在邁向自研 SoC 之路的 Google 其實此前就有著成功經驗,盡管 Pixel 手機銷量一直略顯慘淡,但卻開創了計算攝影之先河,尤其是在夜拍能力的探索上。其背后與 Google 在手機中內置的 Pixel Visual Core 不無關系,該芯片在多款 Pixel 旗艦機型中配備,大大提升了這些手機拍照后的照片處理速度,反觀沒有配置該芯片的 Pixel 機型,在處理速度上則明顯存在劣勢。
小米的自研 SoC 計劃在多年之后仍有點不聲不響,澎湃 S 系列芯片幾乎消失在大眾視野,但在最新發布的小米 MIX Fold 上,卻使用上了澎湃 C1 芯片,不是 SoC,卻是一款獨立的 ISP。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該款機型采用的驍龍 888 移動平臺已經內置了 ISP,自研 ISP 的加入,無疑意在進一步提升拍照時的表現。
有趣的是,在上月底,OPPO 方面也傳出消息稱,“馬里亞納”自研芯片項目即將開始落地,同時這款芯片同樣不是 SoC 芯片。顯然,“馬里亞納”自研芯片也將在手機的其它功能領域發揮作用,據悉可能是一款用于智能手機輔助運算的協處理器芯片。
而已經擁有了自研 SoC 的蘋果,目前同樣繼續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深耕,在收購英特爾手機調制解調器團隊后,自研基帶的計劃幾乎是公開的消息,從長遠規劃來看,蘋果的 iPhone、iPad、MacBook 未來都將有可能會采用自研的基帶芯片,獲得最佳功耗比的 5G 連接能力。
目前,智能手機同質化的問題無疑日趨嚴重,甚至手機 SoC 芯片也開始被消費者抱怨走上了擠牙膏之路。不過,好在手機芯片的制程仍在持續前進,廠商們還開始集成了性能更高的 NPU、更多的 ISP 核心數,來大幅提升智能手機在實際使用情景中的表現。
總的來看,未來各家產品中,都可能會出現至少 1 顆的 “個性化”芯片,進而能夠為這類產品帶來獨具特色的能力。這種能力可能是更好的計算攝影能力,也可能是安全能力,或是更智慧且耗能更低的 5G 連接能力。蘋果 Apple Sillicon 的 M1 芯片成功甚至告訴外界,還可以是變革產業的能力。
這就意味著,“個性化”的芯片也能帶來獨特的競爭力,讓自家產品能夠多一點與眾不同。畢竟,手機外觀已經趨于統一,就連折疊屏都開始集中于內折的方式,具備 “核”“芯”競爭力,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中更顯個性。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