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架構國產通用服務器芯片正式量產!48核,180億個晶體管
2018-11-27 13:45:55 本站原創2018年11月27日,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華芯通”)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新品發布會,宣布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構國產通用服務器芯片—昇龍4800 (StarDragon 4800) 正式開始量產。
華芯通由貴州省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聯合出資成立。在今年5月的數博會上,華芯通宣布將于2018年年底之前推出其第一代服務器芯片產品,當時該芯片已經完成研發設計工作、流片試產成功。時隔半年,這款定名為昇龍4800的服務器芯片在通過了一系列一線客戶的性能測試和驗證后,正式接受訂單實現量產。
作為華芯通推出的第一代產品,昇龍4800是兼容ARMv8架構的48核處理器芯片,采用10nm制程工藝,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內集成了180億個晶體管,每秒鐘最多可以執行近5000億條指令。
華芯通稱,在安全性方面,昇龍4800內部集成符合中國商用密碼算法標準的密碼模塊,結合安全可控的基礎架構實現。新產品市場定位是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如互聯網、電子政務外網、電信運營商、大型企業等,目標是對服務器芯片的國產化替代。
2014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以加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布局。隨后,我國集成電路自給率大幅提高,在不少終端設備上已采用國產芯片。然而,在保持著高增長態勢的服務器等IT基礎設施方面,大量依賴進口國外CPU的局面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華芯通半導體CEO汪凱博士表示:“華芯通昇龍4800服務器處理器目標是在能耗比、性價比方面有嚴苛要求的客戶,同時提供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其尋找國產化替代解決方案。”
汪凱還介紹,隨著數據大爆發,企業服務器會慢慢減少,云服務器將增加,需要更多的計算和存儲能力。而5G將帶來高速連接和高帶寬,需要更多軟件定義的功能,計算和存儲將會融合,產生定制化需求,需要異構計算等,昇龍4800可匹配這一要求。華芯通芯片已與諸多大客戶做了適配,明年會小批量出貨。
與Intel 5118相比,1顆昇龍4800和2顆5118的定點和浮點運算相當,動態功耗只有其37%,靜態功耗只有其8%。而在客戶進行的大數據測試數據表明,一顆昇龍4800相當于2顆Intel 5118。因而4800單路相當于5118的雙路,減少了延遲,更適合邊緣計算。
華芯通處理器關注從云到端的應用,并將發力工業物聯網等領域。華芯通將致力于打造安全強大的芯片,開創中國“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