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夏威夷”核心架構圖、細節大曝光!
2013-10-13 09:26:52 本站原創AMD Radeon R9/R7系列顯卡已經陸續發布,不過真正屬于新一代產品的還是頂級的R9 290X/290,它們都會采用“夏威夷”核心。雖然已有不少資料泄漏,但重量級的來了:國外某網站發表的R9 280X評測里竟然包含了夏威夷架構的詳細解讀,而且都是官方資料!
這就是夏威夷的架構圖。44個計算單元,比“塔希提”多了12組,每單元仍是64個流處理器,總計2816個,并分為四組“著色器引擎”(Shader Engine)。幾何引擎、ROP光柵單元也都劃分到了這四組著色器引擎里,其中光柵單元每組16個,總計64個。
ACE異步計算引擎達到了八個,是塔希提的四倍。顯存控制器是六個64-bit,總位寬達到了512-bit。
右側可以看到,以前的交火合成模塊變成了新的交火XDMA,而在它和VCE視頻編碼、UVD視頻解碼引擎之間是新的TrueAudio DSP音頻模塊。
順便貼上塔希提的核心圖,GCN架構兩代的區別就一目了然了。
R9 290X、HD 7970 GHz規格提升對比:幾何處理器能力增加90%、浮點計算性能增加30%、紋理填充率增加30%、像素填充率增加90%、顯存帶寬增加20%。這一切的代價只是核心面積增加24%,達到了438平方毫米。
不過單位面積浮點性能提升有限,僅僅5%。
作為基礎模塊的計算單元在架構上幾乎原封不動,只做了一些細節上的改進。
可讀寫二級緩存容量從768KB增至1MB,最多16個分區(之前6個),內部帶寬也同樣增加了三分之一。
顯存位寬終于又出現了512-bit,因此盡管GDDR5顯存頻率降低到了5GHz,但總帶寬增至320GB/s,同時容量也有4GB。最關鍵的是,高位寬帶來的更大核心面積問題沒有再出現,反而還小了大約20%,這要歸功于顯存控制器重新設計等諸多因素。
八個ACE異步計算引擎,主要特性有:
- 獨立調度、工作任務分派,多任務執行更高效
- 和圖形指令處理器并行操作
- 每一個都可以管理最多8個請求
- 可訪問二級緩存和全局數據共享
- 快速上下文切換
另外還有兩個DMA引擎,均借助PCI-E 3.0 x16 16GB雙向帶寬與顯存控制器溝通。
AMD R9、R7系列主要陣容和性能等級。
R9 290X/290是“發燒友的夢想”,不過價格仍然未定。R9 280X/270X則是“游戲玩家的甜點”。
面向中低端的R7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