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全新“尋向功能” 實現厘米級定位
2019-02-26 22:16:06 未知說起定位服務(位置服務),大多人都會想到GPS,智能手機使用WiFi等技術也可以幫助提高定位服務的準確性。如今,新推出的藍牙5.1規范,讓藍牙也成為檢測設備位置的一種方式。前不久,藍牙技術聯盟(SIG)宣布推出全新“尋向功能”,該功能可幫助設備明確藍牙信號的方向,進而開發解讀設備方向的藍牙接近解決方案和藍牙定位解決方案,實現厘米級位置精度的藍牙定位系統,有望為基于位置服務的藍牙解決方案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近日,藍牙技術聯盟在京舉行媒體溝通會,藍牙技術聯盟亞太區開發者關系經理任凱與媒體分享了有關藍牙技術最新功能的消息。
藍牙技術已經擁有二十年的歷史,從最初的藍牙基礎速率/增強資料速率的點對點拓撲到低功耗藍牙的推出,其應用范圍不再局限于音頻傳輸,擴展至數據傳輸、位置服務以及設備網絡等領域,開辟了包括無線音頻與無線智能設備在內的巨大市場空間。位置服務是藍牙技術增長最快的解決方案領域之一,據ABI Research預計,到2022年產品年出貨量將超過4億。
基于位置的藍牙服務解決方案通常分為兩類:接近類解決方案和定位系統。如今,接近類解決方案可借助藍牙,解讀兩臺設備何時彼此靠近,以及相距距離的近似值。該類別同時包括物品追蹤(item finding)解決方案(如個人財物標簽)及地標(Point of Interest; PoI)信息解決方案(如鄰近感知Beacon)。
如何實現尋向功能
任凱介紹稱,尋向功能采用到達角(Angle Of Arrival)和出發角(Angle Of Departure)兩種方法確定信號方向。其中,到達角方法的發射機是單天線,接收機是多天線,發射機通過單天線周期性的發送數據包,接收機不斷接收發射機的數據包,由于天線到發射器的距離不同,接收到的信號會產生相位差,根據相位差以及天線間距,計算得出信號的到達角。
出發角方法則與到達角方法完全相反。出發角的發射機是多天線,接收機是單天線,發射機周期性的發送數據包,而接收機則通過一定的時隙接收通過天線發送的數據包,從接收到的信號中計算出信號的相對方向,根據相位差以及天線間距,計算出發角,有了出發角和到達角的角度關系,通過三邊測量方法,即可實現藍牙的尋向功能。
該功能有很多種用途,例如追蹤可能丟失或已經丟失的物品,或者室內導航等。全新的尋向功能增強了原有的室內定位服務,用戶不僅可以使用原有的RSSI信號強度檢測方案,同時還可以將藍牙尋向功能加入到現有的藍牙檢測方案當中,以實現更加精確的定位服務,目前此類定位系統可將位置精度提升至厘米級,這將使其成為室內導航的良好解決方案。
自低功耗藍牙2010年正式推出,開發者就能夠利用藍牙為消費類、零售、醫療保健、公共場所及制造領域的各類應用創建功能強大、低成本的位置服務解決方案。全新尋向功將使藍牙更好地滿足位置服務行業中不斷變化的需求,使部署更加靈活,更具可擴展性,且能夠應對未來需求,進一步加速藍牙在當前基于位置服務市場當中的普及率,同時為全新的應用和用例開啟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