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行業求賢若渴:高管薪酬水平直逼硅谷
2015-08-23 21:52:40 n根據中國政府公布的數據,2015 年第一季度中國 GDP 同比增長 7%。盡管這一數據遠低于前幾年的兩位數增速,但仍然能吸引外國公司對中國科技市場進行投資。
結果,中國科技公司高管的薪酬待遇也水漲船高,逼近美國硅谷的水平。因此,為中國科技公司工作,如今對外國科技行業高管也頗具吸引力。
曾幾何時,“雇用本地人”一詞意味著薪酬和福利都要低于海外人才。今天,中國的薪酬現狀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中國科技行業的“本地人”薪水已經接近于硅谷高管的水平。
對于應屆畢業生,美國的薪酬標準比中國應屆畢業生的薪酬標準高出 4.5 萬美元。隨著他們開始走上不同層次的領導崗位,雙方的薪酬差距開始顯著縮小,最終兩條線在“主管”級別幾乎相交。
除了固定的現金收入,多家中國公司還向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不同標準的補貼,表面看來他們的收入低于美國同行,但由于住房、餐飲和交通等各個方面的補貼,其收入實際上并未下降。
為了吸引人才,中國本土科技公司如今正采用激進的薪酬方案。中國本土公司提供的激勵方案,比他們看中的目標人選當前薪水高出 30%甚至 100%。
除了對技術和管理技能的標準條件外,求職者若想讓中國科技公司對他們求賢若渴,還必須對多元化有深刻的了解。從這層意義上講,多元化被分為兩類:工作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
多元化的工作經驗意味著你在外國接受過教育,或是在國際化大公司工作過,包括為一家中國大型跨國公司工作或是在國外工作過。
文化多元化是指與擁有不同管理與領導風格的人共事的經歷和彈性。例如,大型跨國公司向來以擁有嚴格的標準化操作程序著稱,而本地企業在取得內部和外部目標時,勝在速度、靈活性和進取精神。
毋庸置疑,具有多元化工作和文化背景的人才,對中國科技公司就更具吸引力了。理想的候選者不僅可以實現中國市場戰略的“本地化”,而且還能充分利用他們在大型跨國公司學到的技能。
將自己定位于一個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在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人才市場,都是必不可少的。你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在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公司。參加過大型跨國公司嚴格的員工培訓項目,會有利于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早期的發展。
中國本土企業向來以垂青“招之即用型人才”著稱,并且認為這種方法對他們的成功發揮了關鍵作用,因此會從大型跨國公司中尋找這樣的人才。若想保持競爭力,一個人必須要擁有在兩種不同企業結構下發展而來的技能和經驗。
在像中國科技行業這樣的快速發展的市場,經驗豐富的人才供不應求,而且報酬豐厚。雖然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最近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中國科技市場對頗具競爭力的優秀人才的整體需求依舊十分強勁。
選擇合適的人才咨詢顧問服務,可以幫助求職者輕松應對中國復雜多變的人才市場,可以幫助他們評估各種新的機遇。